终于实现了到高原爬野山的愿望

首先,感谢这次热情款待我们的老班长陈丽。

那顿藏餐,彻底改变了我原来骨子里对藏族饮食文化的曲解和偏执。

在此,向朋友们作个强力推荐。如果去了康定,去回香园楼上的藏餐试试。味道一定超乎你想象!

推荐几道招牌菜: 血肠(具体菜名没搞清楚)、手抓牦牛肉、蕃茄牛肉、玉米膜(大概就这么个名字)。再配上一壶浓郁的酥油茶,喝点清悠的青棵啤酒,一定让你大饱口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因为工作出差,我第三次踏上了康巴高原。

周日,和同事林东两人来到了关外的小镇。 途中,认识了一位来自江苏的小伙张永宏。

于是,三个男人结伴而行,花了一个小时,征服了这座不知名的野山。

上山其实没有路,我们靠牦牛脚印和并不陡峭的山体登上了山顶。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无垠的荒原和谷底宽阔的平地,尽收眼底。

图片发自简书App


极目可见远处如刀削的贡嘎雪峰,坚毅的矗立在群山之上。

那份心旷神怡,无法言语。

便以这样近乎流氓的赤裸半身,留下一个孤独的旅行侧面。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日后,无论行到何处,回想起来,风一定还会呼啸而来,阳光必定温暖全身。


图片发自简书App


阳光从泛黄的树叶中映射下来。

山脚稀疏的树丛,映出一片黄的色彩。 这,也许就是高原深秋的缩影。


图片发自简书App


盘坐在土堆上,沐浴深秋的艳阳。


图片发自简书App


藏人在山麓精心传达的文字,虽然不解其意,但肯定表达了美好的愿景。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决定从山脉中部坡度较缓处下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天上飘浮的云朵,挡住了阳光,在平地上形成了阴阳一体的景观。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同行的小张,主动帮我们背起背包,第一个冲向了山顶。

也许,他是第一个登上这坐野山山顶的游客。


天上白云瞬间变幻,平地上如大师泼墨,变化无穷。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样的眺望,有一种沧桑,还有一种孤独。 当然,更多的,还是舒爽。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知何处吹来的山风,摇曳着我的T恤衫。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邻山完美诠释了这个地方的自然特点 :半山荒原半山灌木。

萧疏的秋色,掩盖不了高原的荒芜。

于是,心底不油生起苍凉的情绪。


图片发自简书App

伫立在山的肩膀上,体会到了征服的乐趣。


图片发自简书App


极目眺,群山蜿蜒,沟壑纵横。


图片发自简书App


相信多年以后,我和林东看到这张合影,都会在心里想起:

我的兄弟,你现在还好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就是从这样的陡坡踯踽而下。

为了减轻肩上的负荷,我们直接将背包滚下了山。 背包一路顺畅,直接掉到了谷底。

小时山里的生活经历,让我的优势很快显现。不到五分钟,我与林东的距离就拉开了。

明显能感觉到, 他有些紧张,走起来相当不适应。


图片发自简书App


趁等林东的时机,我在这雪水汇集而成的小溪流里洗洗脚,希望能承袭圣山的灵气,庇佑今后的旅程。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给受过伤的双脚做个日光SPA。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未来也许会象这阳光下的影子,模糊了容颜,体格却不会改变。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十月高原,金秋如画。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路尽带黄金甲。


图片发自简书App


秋天的黄,映衬在碧蓝的背景里,再夹杂几缕白云,构成了高原最美的特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树木,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伙伴。植树造林主要有五大好处:制造新鲜氧气,隔音,降温,固水土,制造纸张等生活用品。 植树造...
    惜时如命阅读 1,540评论 0 2
  • 刚刚又看了一遍自己的录像课,感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现反思如下: 一、评价语简单、单调、重复。 “真棒!“不错!...
    晚起画蛾眉阅读 11,704评论 0 3
  • 一轮秋月挂长河, 杨柳依依待佳人。 此时鸟语盼圆月, 彼处花香洒凡尘。
    田立仁阅读 1,31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