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老师在《刘润五分钟商学院》上讲过一个概念:时间颗粒度。
什么是时间颗粒度?根据我的理解,它大概是指完成事情预计所需的时间长度或者安排给这件事的时间长度。
人们每天工作,完成任务,有些任务是自己独立完成的,有些是需要双方合作完成。
01
比如,自己完成项目计划书,自己制作一个完整ppt,自己准备一份演讲稿,自己拿一个快递,自己去市场买菜做饭,自己每天阅读半小时的书,自己每天锻炼半小时等等,这些事情完成效率的高低,所用时间长短,很大程度依赖于你自己,一般来说,我们都比较清楚自己完成这些“私人”的事需要多长时间。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其实我们对时间进行了切割,让其成为大小不一的颗粒,一般而言,大事用大颗粒,小事用小颗粒,对于这些我们内心都有一个谱。
但是,我们可能没有刻意去打磨自己的时间颗粒度。
一个我们认为需要30分钟完成的ppt,我们自然而然地给予分配30分钟这么一个时间颗粒度。但如果我们想要进步,想要变得更优秀,乃至卓越,那么我们可以稍微给自己一个25分钟的时间颗粒度,并严格要求自己,必须这样刻意练习,慢慢缩短时间,打磨更小的时间颗粒度,我们完成事情的效率才会有所提高。如果一年前,30分钟时间颗粒度才能完成的事情,到现在还是,那只能说明我们落后了,并不是原地踏步,因为身旁的对手,没准使用的颗粒度是20分钟。
时间颗粒度,将时间切割分离,让大家有一个更为确定可量化的概念,更是能鞭策自己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严格要求自己。刘润老师的时间颗粒度一般为15分钟,也是说,他一般安排事情完成的预计时间是15分钟,那么可以想象,一天下来刘润老师可以完成多少事情。
02
这是对于个人来讲,“私事”是可以确保使用较为恰当的时间颗粒度;但与他人协作,时间颗粒度的大小,就比较难把握了,除非你是权力大的人,占据优势,有话语权,有主动权。
比如,刘润老师在文中提到的,据说是他亲眼所见:比尔·盖茨来微软所在的中国总部,进行签订协议的工作。工作人员和签订方会提前测量好盖茨走路的时间,握手的时间,签名的时间,合照的时间。为什么大家这么配合,一方面盖茨是他们的老板和金主,另一方面盖茨的时间颗粒度可以用秒来计算,这个大家都知道,这就是盖茨的工作方式及时间管理。握手就只能使5秒钟,不能多。基本上签订流程,像是计算机内部程序在运转一样,握手,签名,合照,接着到下一个房间,循环完成这些事。
可见,越是优秀的人,时间颗粒度就可能越变态,对自己的时间管理也就越精确,因为处于优势地位,这确实可以让别人配合。如果做不到,那么这档生意就彻底与你无缘。
这让我想到,我自己开一个会,预计的时间颗粒度是多大,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不,通常是我来了,还要等迟到的人,过了讨论时间还有别人有想说的,便会继续讨论下去,往往需要三个小时下来。更可怕的是,这过程,成员还时不时讨论别的内容,吹水或者搞手机什么的。
当然,以前我意识到这很浪费时间,不过因为大家都是同学,说不上谁有优势,如果真的有优势存在,我想那应该是谁是大腿谁学霸,谁就可以起到一个制定时间颗粒度的作用。其实,我还真特想在小组讨论里成为时间颗粒度的制定者,奈何离学霸还远着呢,真实情况则是要不大家半斤八两,要不学霸性格羞涩。苍天,原来又长又臭的会议是这样造成的。
综上,第一熟知时间颗粒度这个概念,特地拿出来鞭策提醒自己,打磨时间颗粒度,让自己的时间增值;第二,努力做学霸,变得优秀,掌握主动权,在与他人协作中占据主动。好好反思:
一般而言,你的时间颗粒度是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