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刚刚五个月,但也是有故事的人啦!
(一)要开饭了,我说孩她妈:“你先吃,我抱着他,他要困了,吃了抓紧哄孩子睡觉去。”然后带他看一家人吃饭。谁逗逗他,他就笑。一家人:爷爷,爸爸,妈妈,姐姐。他明显对姐姐感兴趣:没人逗他,他眼神总是蓄满笑意地看姐姐!姐姐一抬头逗他,比别人逗,他笑得更灿烂!
小小孩也有他的兴趣点!
(二)这些天只要看别人吃饭,他小嘴巴也动得频率高,明显是嘴馋想吃的样子。
大人的经验:他有吃的欲望,就应该添加辅食了。
于是爸爸妈妈去超市,按宝妈群里人们的经验提示,兴高采烈地给他买来多数宝宝吃的牌米粉,第一时间按照吃法说明给他冲两勺。
我抱着,他妈妈喂,第一口他不爱吃,往外吐噜。第二口人家不想张嘴,硬往嘴里放,还是吐噜,表情里:不爱吃,难吃。妈妈又弄来了第三口,这次往嘴里一放,孩子不是吐噜米粉,是委屈地哭起来了,很哭了几声呢!
妈妈说:“比你姐那个时候吃的米饭贵两倍呢,不爱吃吗?给他加奶粉冲两口试试,有奶味儿看看”
结果这次,第一口就委屈地哭起来,还泪流不止呢!
第二天,又给孩子买来,他姐姐小时爱吃的亨氏米粉。这个试冲两勺,放嘴里吃下去,还想吃,勺子送过去马上张嘴,爱吃的表情。
爱与不爱他自己有口味儿,大人不懂!
有了可以加的辅食了,妈妈也高兴放心啦!
(三)添加辅食不要着急,慢慢来。
可他妈给弄个小半碗。我说:“少来点,尝尝味儿的样子。喝奶粉最大量,不才100毫升吗”
她妈说:“吃,还不像个吃的?一次是一次的,该加辅食了”
刚吃前几勺,勺到,张嘴,吞咽利索,再喂他“话”多了,好像边吃边玩,用手抓勺子。
妈妈说:“吃东西,不说话哈,不要抓勺子呀”
他还是嘴里不停地“说话”,还是用手抓勺子,妈妈还继续喂,他就明显躁动,再喂给吃呛了,然后妈妈赶紧抱着他,结果孩子吐出来了。
孩子受罪了,妈妈心疼了。
人家早不想吃了,都夺你勺子了,还喂,继续喂……以致呛——抗议!
大人不要以为你懂小小孩,其实人家肢体语言表达能力强着呢!忽视人家“说话”和肢体语言!
(四)昨天下午五点,孩他妈就带老大去补习英语,晚上八点多了才回来。回来就进厨房忙乎点吃的,吃了饭,带老大钻屋里写作业,也没有抱一下这小宝宝。
到九点半有点躁了,我抱着他到客厅放婴儿车准备伺候他洗洗睡。路过姐姐写作业的屋,听见姐姐妈妈说话,往那屋看,然后大声爆发性的哭嚷。我安慰说:“宝宝不闹,奶奶给洗洗,咱们准备睡觉,姐姐作业也快要结束了”!
以前只要晚上九点半左右,我把准备好的,给他洗的,湿湿的小毛巾在他面前一晃,就高兴得踢腾着笑着乖乖地等着给他洗。而且配合着,享受着,满足着。
给他洗小脸,洗时候他舒服的满足的样子超可爱。洗小脖子,他会把脖子拉长配合着。换纸尿裤,他也配合着欠起小屁股。洗小屁股就更舒服放松了。
等洗好,收拾好抱起他,他就抱着我脖子,亲两口。
可是昨天晚上,他就使劲儿哭,哭起来不停,惊动了隔壁的妈妈,妈妈抱走了,不哭不闹了。放在小褥子上,看着妈妈辅导姐姐作业,他就自己哼哈着。
想在妈妈身边啦!不管我会抗议了!
冷落我,忽视我,我也不高兴——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