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在现代看来,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
我爱豆...
我偶像...
把爱豆和偶像挂在嘴边已经成了现代人茶余饭后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而“追星”这两个字其实来源于小虎队。
1989年,红极一时的小虎队进正在进行巡回演出,从台北巡演去往高雄时,痴迷的粉丝们跟了他们一路,这种现象后来被人们称之为“追星”。
那追星是好还是不好呢?
如果追星让你变得更优秀,那就是好,反之,则是不好。
蔡明和郭达的小品,追星族蔡明因为喜欢的歌手,功课下降,只顾着听演唱会,这就是不好。
痴迷刘德华,为了单独见到刘德华,把父亲逼到跳海自杀,这当然是不好。
2016年湖南卫视的跨年演唱会晚会彩排现场,张信哲空降,作为主持人的吴昕,当场泪崩。
吴昕的偶像是张信哲,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当自己的偶像真的出现在现场的时候,情绪不崩是不可能的。
虽然在《闪亮新主播》中拿到了亚军而签约湖南卫视,但吴昕在《快乐大本营》里依旧是个默默无名的支持人。
张信哲的歌声陪伴她度过了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
而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站在了偶像的面前,作为主持人,亲自接待曾经的偶像。
11年前,有个男孩去参加选秀节目,而这场选秀节目的评审之一就是他当时的偶像林俊杰。
林俊杰对他说:
努力就一定会有出息,你坚持梦想,再坚持四年看看。
收到鼓励的男孩,真的开始发愤努力,四年后,他进入了韩国的SM娱乐公司,最后以韩国EXO的一员出道。
再后来,他和韩国公司解约回到大陆,参加了当时国内最火的真人秀综艺,在国内的人气又是一次剧增。
在其中一期的综艺演唱会中,他又遇到了林俊杰,这次林俊杰是他的嘉宾。
这个男孩就是张艺兴。
《王牌对王牌》曾做了一期辣妈对女强人的节目。
韩雪和张柏芝在同一期节目中碰面。
韩雪存放了一张自己和张柏芝的旧照,照片上,韩雪还是个懵懂少女,张柏芝早已红透半边天。
时至今日,韩雪凭借《声临其境》的海绵宝宝,强势圈了一波粉,已经是炽手可热了。
韩雪那些背景实力早已经被网友抛诸脑后了。
再一次和自己的女神张柏芝同台,韩雪已经成了观众眼中的女神。
2001年,韩雪和张柏芝共同拍摄了影片《浪漫樱花》,张柏芝已经拿过金像奖,风头正盛,韩雪18岁,刚踏入这个圈子。
张柏芝在韩雪的本子上写了一段鼓励的话,而这段话和合照,被韩雪珍藏了17年。
17年后,韩雪和自己的女神同台演出。
他们都是追星最成功的典范,这才是正确的追星。
潘粤明爱画画,粉丝也跟着画画,每日打卡。
靳东爱看书(不论人设),粉丝也跟着看书,送偶像礼物也是送书。
这是理智的追星。
所以,我们为什么会追星呢?
一是明星帅,好看,有衣服好皮囊,二是忠于其人格魅力,性格魅力,三是对自己的的缺失部分的一个弥补。
我们看到一个偶像,看到明星,会被其身材,相貌以及角色魅力所征服。
所谓始于颜值就是如此。
所有的路人粉也都曾经是狂热的真爱粉。
然而,慢慢的,当狂热粉审美疲劳后,偶像的魅力就会锐减。再加上,粉丝单方面的付出,芸芸众生,偶像又能认识你是哪个呢?
如果偶像仍在继续高产,产出一部又一部高质量的作品,狂热粉就不会疲劳,继而继续追星,这时候的粉丝就成了死忠粉。
始于颜值,忠于才华。
我们追星,喜欢某一个歌手,演员,也不过是在弥补自己内心某一部分的缺失。
我们把偶像当成榜样,如同张柏芝之于韩雪,林俊杰之于张艺兴。
一个榜样是能够让你努力进步,让自己变成和其一样优秀的人的。
即便不能像吴昕韩雪一样,和偶像同台,也不该是要死要活,只会扔钱买周边的样子。
那些盲目迷恋偶像,为了偶像刷钱,刷屏的人不过是深陷其中了。
当他们处于粉丝群体中时,就会和大众一样了,最初的初衷其实已经渐渐迷失了,当你跳出粉丝群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追星并不是盲目地乱追的。
当你的偶像让你变得越来越好,即便没有和他见过面,同过台,你还是会朝着榜样的方向前行,这才是正确的追星,才是偶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