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虽然没有春节那么隆重,但是中秋节也有鲜明的特点。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自古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现在的中秋节更多被赋予团圆的含义,主要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我小时候可不知道中秋团圆这种想法,就是觉得这天特别有意思,有好多好吃的,非常开心快乐。
首先是有个快乐的仪式,母亲会准备好各种月饼、糕点和水果,摆在院子里,等月亮出来敬月神。全家人会围坐在一起说一些家长里短,为了驱赶蚊子还会点上艾草,随着烟雾散出,基本不会有蚊子侵扰。
孩子们会在月光下玩各种游戏,等着吃点心和水果。说实话,小时候家里条件也不好,月饼基本都是自己家购买的原料,然后请人加工的,油小发干还碱大是我长久的印象,但是那种快乐,你知道吗,是现在各种高级月饼都换不来的。
其次是这个季节正是各种瓜果梨桃成熟的季节,村子里每户人家都会种些果树,到了中秋大家会把葡萄、大枣、苹果、梨等各种水果给邻居们送上一些,所以中秋节是各家水果最齐全的,而且是敞开供应,孩子们很难有这种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那时候农民家里的水果大部分是要售卖的,取得的收入才好给孩子们买文具,添置新衣服什么的。但是刚成熟的水果对孩子有着天然的吸引力,调皮点的孩子基本都在这个季节偷过别人家的瓜果,我也曾跟着小伙伴们去过一次,后来被人告到母亲哪里,狠狠地被揍了一顿,后来再也没去过。
所以在中秋节这天,敞开供应那简直乐翻天了,好多小朋友们吃的拉肚子也不少见。
随着长大外出上学,到外地工作,中秋节的快乐好像慢慢离我远去了。甚至08年以后,国家正式把中秋节确定为法定节日后,我更是多了一份愁思。因为大部分时间只能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例外的是去年的中秋节。因为2020年的疫情一直没能回家,这个中秋正好和国庆节连在一起,可以回家。我也必须回家,因为我的外婆,那个最疼爱我老人,已身患绝症。
我能回去,外婆非常高兴,她已经行动不便,基本在床上不下地。但她还行使着她的权利,指挥她的女儿、儿子们,我的妈妈、舅舅,去给我置办各种好吃的,以及走的时候要带的各种特产。
八天的时间我没有出去聚会,一直陪着她选棋棋(一种当地的扑克玩法),聊天,偶尔扶她起来晒一会太阳。听她讲各个亲戚家的事,讲她以前跟外公到最远的地方(其实就是临县)工作的事,真的很开心。
她也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会跟我会聊到她怕不怕死的事,会说到她丝四妹妹做了一个关于她很不好的梦,会说到她最担心的还是二儿子家的两个孩子…
后来,外婆在去年12月份走了,她患的肺癌,已转移到全身,但是据母亲讲,一直到走的那天,她只要清醒的时间,还总想着能不能给我打电话,说我工作太忙,也不知道方不方便接电话,我听的鼻子酸酸的。
今年中秋,母亲在京,再次说起去年的事,还是很庆幸我能回去陪外婆待了八天。说着说着母亲的眼睛就红了,我也不禁眼角有点湿润。是啊,到了佳节,更思念那些离开我们的亲人,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多么遗憾的事啊。
我觉得,在中秋节,不管会不会是云遮月,能不能吃得起生猛海鲜,只要能和家人在一起唠唠家常,聊聊将来,那就是一个很好的中秋节。
我是猫骑士哈萨克,请大家多多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