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想大家应该容易达成一个共识,就是每个人曾经都是小白。巴大仁曾经也是这样一个毫无头绪的懵懂小孩,一头撞进了新媒体这个行业,也是有些偶然。本文将分三部分,一部分是回顾我是如何从小白走到现在的;另一部分我会给出作为一个新媒体一线从业者的一些建议,帮助对新媒体感兴趣的伙伴进入这个行业;第三,我会分析一下我眼中的新媒体的未来。
part 1:巴大仁的新媒体小白之路
有心的人应该会知道我的知乎、简书、墨加的签名都是“新媒体行僧”,什么叫行僧呢?是指早期印度一些宗教中以“苦行”为修行手段的僧人,一般比喻为实践某种信仰而实行自我节制、自我磨练、拒绝物质和肉体的引诱,忍受恶劣环境压迫的人。所以,我是把新媒体当做一种信仰来苦修的,所以如果没有一种吃苦精神那你真要慎重了。我估计不少人看到这里心里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吧。
印度教认为,人需要经过多次轮回才能进入天堂,得到神的关照。而有些人希望能走捷径,在此生就得到神谕和真经,苦行僧就被认为是这样一条捷径。所以,苦行看似很苦,实则却是进入天堂的一条捷径。这里面的玄妙,只有努力过的人才会知道吧,你很幸运,看到了这里,那么我相信你将从此改变!接下来我将为你分享,我的四年新媒体之路。
2011年我大一的时候迎来了智能手机的春天,大量的出货量逐步将功能机赶出市场,最终干掉了诺基亚。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微博的社交环境更加水土肥沃,于是微博在校园开始火起来。我是一上大学就买了一台智能手机,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是我们宿舍第一台智能机,因此我在玩微博的时候他们还一直在玩QQ,后来发现我们我们学校东校区有个微博协会在招募会员,玩个微博居然还有协会,有组织好高大上的样子,我就报名参加了,那是我们学校第一届微博协会会员大会,我是第一届会员。会议结束后,我就找到协会的会长,说我想在西区也办个微博协会,他表示很支持我,但是这件事直到一年后,才得以办成,也是从2012年10月11日起悄然注定了我的如今。
2012年10月11日是我们西校区微博协会正式招新的日子,我现在还记得我招到的第一位会员,是一位女生,当时我们连登记资料什么的还没有准备好她就来交钱了,结果第二天我决定免会员费又把她的会费退了。我当时不知道的是因为办了这个微博协会,从此互联网的窗口就向我打开了,我微博先是达人后来加了黄V认证,这在当时都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后来协会办的蒸蒸日上,在校内和校外的影响力都越来越大,在自己慢慢成长为一个当地的微博大V的过程中,也让我认识了更多的圈内的大V,慢慢的大V就会形成固定的圈子,于是校园里以及当地有什么大的新闻时都会有人@我,有了大型活动也会邀请我参加,比如互联网大会、电子商务大会、众筹大会等等,所以我也得以见识了一些当时的牛人,比如微博营销教父杜子建,郭吉军,蔡虎,管鹏之类,这些社会活动还真是极大的扩大我学生时代的视野。因为这些影响力吧,最终我的社团被省共青团评为省级十佳社团。
2013年初的时候因为活动需要赞助,拉赞助的过程我得以认识当地一个招聘网站的老板,后来我们关系不错,于是他就让我帮他做微博,从这时开始,我就走上了理论结合实际的道路,开始在企业活动中,验证修正自己的想法。在这段兼职期间,微信渐渐火了,我也为他们搭建了微信系统,用第三方平台搭建了一个app,做到了全网5000多的下载,最重要的是实现了其官网招聘求职信息与app和微信三方的打通,在微信回复相应的服务关键字就会自动调取app里面对应的内容,特别方便,而且这还是在当初80%的企业都不知道怎么做自定义菜单的时代,我做出来的东西。因此在我最后由于考驾照离开的时候,老板宣布我为公司的永久名誉员工。
2014年的时候一家旅行社找到我给他做网站seo,在工作中他经常给我讲到旅行社现在面临的困境,需要转型,那个时候也是互联网焦虑高发期。我建议他尝试新媒体,别给他讲了思路,因为他年级有点大,虽然不是很理解,但是他被我的想法吸引,最终居然同意了我的建议,在我做出方案后决定试一试。于是我建议他跟当地的微信大号合作搞了一次开团自驾游,结果那次收起了一百多人,他们那时候已经很难再收起这么多人了,而且即使能收起这么多人,那么他们传统的做法是要大街小巷刷海报,业务员四处跑同行拼人才能拼起来。但是新媒体只需要发一条微信就收起了,后来无数次他在与别人交谈时会提起“多亏巴大仁提了这个想法,真是帮到我很大的忙”,至今我们仍保持很好的联系,而且在我毕业之前,他还专门组织我出去玩了一趟。现在我们是很好的忘年交!
2015年这一年,我开始在公司全职做新媒体,这一年我将公司3万多的粉丝做到了40多万。做过最高单日增粉一万多的活动,做过300万pv的活动,做过增粉5万活动,最近刚刚做完一次增粉10万的活动。还策划了一场划时代的万人在线发布会。所有这些,公司没出任何预算,都是拉来的赞助,实现的营销效果。没有钱真的很难,也很挑战,连大boss都感慨说巴大仁给公司带来了全新的气象,这些事绝对是公司历史意义的一笔。
因此,在公司我也是传奇一样的存在。试用期的时候史无前例的被主动加薪,还在试用期的时候更是居然史无前例的能参与老员工的序列评级再次加薪,年终奖的时候我也是拿到了一个极高的系数。那么,下面我愿意继续秉持自己坚持开放分享,帮助新人的初心给想要转行到新媒体小白以及应届毕业生一些我的真诚的建议,供参考。
part 2:新人如何进入新媒体这个行业
1.兴趣,很强的兴趣,如果没有,请你不要再道听途说,请你不要再迷茫徘徊,请你不要再浪费青春和时光,请赶紧离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兴趣带着我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要知道我大学的专业是财务管理,但是我现在却能把新媒体专研的这么透,全是兴趣使然。
2.做。想太多没用,看太多也没用,听更多依然没用。只有你上路了,你才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干什么,在路上你遇到困难了,你才知道接下来你要学习什么,开始做了你就知道怎么学了,你也能进入这个圈子了。如果你不做,你永远不知道如何学习,这个圈子对你也永远是座围墙。
3.研究。当你上路了,你要多留心,看到好的案例要多想,做过的事要多总结,过去的数据一定要多研究,另外也要多研究同行,同行是你最好的老师。
4.写。虽然痛苦,也要坚持。学习最好的方式,就是当别人的老师。这也是我一直坚持干货开源分享的原因,在写一些东西的时候你会思考很多,然后总结整理很多资料,而后才敢来写。这个过程中你就会收获和学习到更多的新东西。这也是我发起“巴大仁新媒体研习社”的原因,就是鼓励大家一起写,一起学习和成长。如果你想加入,请联系我。
part 3:新媒体前景如何?
我还记得当年我在学校办协会的时候,那天晚上宿管都熄灯了,一个学校的团委微博的负责人给我打电话聊天,她当时问我是不是以后就要做新媒体相关的工作了,我清晰的记得当时我的那个呲之以鼻呀,我只是因为兴趣玩玩而已,你们不会把这点事当做一生的职业吧,low。没想到毕业的时候我放弃了深圳招商银行的面试邀请,以及上文提到的旅行社的老板找关系帮我进邮政储蓄银行的安排,却选择了新媒体这个行业。真是命啊,这一巴掌自己抽的真响。
我清楚大家临毕业前的惶恐,仿佛这时的一个决定就定了终生一般,各种怕的要命。我当时走出校园前也是万分纠结,是从事本专业还是转行到互联网,当时我也问了秋叶如何看待新媒体,他当时给的答案是如果把新媒体当成职业规划的话,尚需谨慎。但是我最后还是选择了。
那么作为一个从业者,靠这点本领吃饭的人,尤其是一个对新媒体前景也是一路怀疑的人,走到现在我是有资格来聊一聊新媒体前景的。请君细看。
首先我认为新媒体的前景是值得看好的;其次是进入要早,新媒体从业者将要迎来一次洗牌期。
前景看好,这点其一可以从新媒体招聘网站上的薪资看出来,我当时找工作8k都是高薪了,现在8k已经很普遍了,25k都有人招;其二,我在北京参加了很多互联网活动,几乎都离不开新媒体这个话题,我司的一个**之星训练营是全中国教育行业顶级的训练营,我有幸去听了一天课,连这些各种在线教育的CEO们都在专门研习新媒体了,请你相信它的未来;最后一点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来说,知识盈余的出现,社交转移到线上,新媒体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就拿发达国家的FB来说都走过了十多年依然不衰,而微信不过才四五年。
进入要趁早怎么说呢?通过之前鱼龙混杂的人员招募,公司开始清醒了,当时只是概念太热,都说很重要,不得不做了,于是都各种瞎做,瞎做一方面是确实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做,都是摸索期;另一方面,当时没有专业的新媒体方面的人才来做。所以导致了低门槛的进入,一帮年轻人刚毕业找不到更好的工作,这个薪资水平也相对不错,很多公司也没人懂所以没人指挥你,你就瞎搞呗,相对轻松。但是随着一些高校开始开设新媒体课程,这些科班生这两年就会被生产出来投入社会,那么劣币将被驱逐出去,同时行业水平上升,薪资也会持续上涨。再加上更多的公司开始对其有了理性的认识,招聘也会越来越专业,之前连hr自己都难搞懂什么是新媒体,因此面试还能忽悠一下,但是以后就不行了。最后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之前他们是抱残守缺,死守存量,现在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人,甚至央视的媒体人都开始出来自己做新媒体,或者做新媒体投资了,因此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人开始放弃存量做增量了,而且他们会发现他们比草根更适合更擅长做新媒体,因此作为媒体科班出生的他们比草根更容易做好,对非科班的又是一种驱逐。
因此,新媒体前景大好,但进入要趁早。
巴大仁于北京
2016.1.22 夜0:28
----------
未经授权转载,将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