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青春期12—15岁孩子的特点

青春期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关键期,是他们从儿童成长为大人的一个跨越。飞速发展的身体,快速发展的自我,每个年龄段的发展都跟打仗似的,富有挑战。比如11-12岁,他们主要任务是要清晰“谁喜欢我”;12-14岁,他们主要任务是要明白“我是谁”;14-15岁,他们要找到“我属于哪里”;16-17岁,他们要弄明白“我为什么不能”……这些发展需求,他们无法自己完成,需要父母支持和协助,尤其是如何能得到孩子们尊重的,敬畏的,智慧的长辈引领,对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大为有益。


12——14岁孩子典型特征:

好奇,易怒,情绪不稳定

为什么孩子是这样的呢?

发展任务:我是谁?

到高中会找到人生方向

很关键

青少年生活焦点:寻求自我

兴趣广泛,能力发展变化。有不喜欢的人。未来我该往哪走。

家长应怎么做:

肯定孩子开始显露的长处,指出他们错误的观念,帮助还有了解自己的独特之处。

要有人告诉他这些,如果没有人告诉他,他会陷入自我认知的混乱。

积极评价要有理有据。

如果没有人告诉他积极向上的东西,那么他就会吸收负向的东西。

对青春期孩子说话要留有口德,多点赞多支持。错误观念要指出,孩子已经开始学会反思了。

1初中生的家长每天要给孩子说鼓励的话,正向评价要多。

每天一句话,写彩色便签纸上,贴孩子门上,或者孩子能看见的地方。每份鼓励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支持。

2 开车带孩子去他想去的地方。在路上跟孩子聊天。

成为聊天的高手。

3 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套清晰,得到孩子认可的规矩。

4 孩子要通过交往的方式来了解自身。要尊重孩子,并注意孩子的行踪。

可以用手机,数码手表,电子产品。保证孩子的安全。

孩子希望有私人空间,需要在自己的空间里反思自己。

5 指出他们的独特之处。

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天赋。


生理上:初中生需要9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孩子经常疲劳,头疼。

青春期女孩比男孩发育快

心理上:需要知道我是谁?会自我批评,能看到事物的正反面。会搜集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

孩子已经能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

孩子整理思维能力有提高

人际关系上对一些玩笑话感兴趣,喜欢参与合作,喜欢参与制定规则,喜欢逾越规则

待客礼仪,与人交往受父母的影响

结交到两三个知心好友会很幸福

最喜欢情感交流


敏感阶段14,15岁  到了九年级

我究竟属于哪里

孩子的重心:朋友

我需要有同伴,有同龄人的认可

成人:了解孩子的圈子

帮助孩子去发展什么是健康的友情?弄清楚什么环境,选择好环境,设法进入。

1 找到一个正能量,能激励他的同伴

2 帮他成为被人喜欢的人

培养情商素养:真诚  有爱  宽容  主动

3  记住你拥有否定的权力

如孩子出现交友问题,消息念头家长需要及时插手

4 给孩子希望的能力

即使当下没有找到好朋友,但自身的价值依然存在

5 扩大圈子,造场,借力。

借助其他优秀成人的力量。

这个年龄的孩子像哲学家一样思考

可以多问孩子为什么?

追求自由成为行动的动机


了解孩子的生理特点:

身体激素分泌比较多,14,15岁孩子11点前睡不着觉。每天至少需一个小时的活动。

青春痘

他好像觉得所有人都在注视他,不喜欢演讲。


九年级,高一学生变得内秀

喜欢听冒险故事,冒险电影

喜欢说无聊,无聊背后其实是不了解

人际关系上女孩喜欢化妆

男孩性意识增强

情绪上需要有人帮助自己

最需要选择权

情感上寻求刺激

迷恋自我伤害


15、16岁 

叛逆  冒险  勇于尝试

我为什么不行

追寻自由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做人

1 让孩子接触更多可以帮他的成人

2.要主动出击,争取孩子的心

3 要对孩子始终如一

4 讨论情感,恋爱观

5 寻找冒险的机会

让他参与到挑战的环境中

激发潜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