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的概念,很多时候在事后很容易看出来,当我们处于周期之中的时候反而不太明显。今年应该说处于一个经济的下行周期中,所以股票、大宗商品、数字货币都在跌,当然很多其它的资产也在跌价。我们处于周期之中,很多时候却不太看得清周期的存在。
我们能见到多大的周期,决定了我们能获得多大的收益。今天还看到一个朋友在说,看巴菲特掉坑里,亏了5%多了。我想这只是他的时间尺度太小了,从巴菲特成功的几十年来看,这一点波动不算什么。而现在的下跌,对于他的长期回报率影响极低。也可能普通人看到的下跌亏损,在他眼中正代表着新的机会。可能我们大多数人,都比较贪婪,想要买到最低点,卖在最高点。但作为一个长期投资者,买到未来会上涨的筹码远比买到低点更加重要。
在周期的影响下,我们很多投资很可能在某一个阶段处于下跌阶段。如何面对下跌阶段是让我们是否不同的原因之一。多数人可能都是有损失厌恶的偏好的,无法正视自己投资中的亏损。前几天我和一个表弟谈起了定投后,某一阶段可能会显示账面亏损。他问我大概会亏损多少,看他是否能接受。这就是损失厌恶的人性表现之一吧,我们投资上总是会有亏损的阶段。如果我们很大概率确定某个时间的未来会让我们获得收益,那么当前价格是多少并不重要,当前是不是亏损也不太重要。如果刚好处于下跌阶段,定投是会拉低成本的好时机,我们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可能这种如何正视暂时亏损,如何接受投资可能存在一定比例亏损的能力,是投资入门的第一个坎。越不过这个坎的人,会一生都处在追涨杀跌的怪圈中,成为优质韭菜供人收割。
我们每个人具有的时间观不太一样,不同的时间观决定了我们不同的做事节奏。如果我们能活在几年后的未来,那么我们的计划和战略,都是以年为单位来展开的,也能看到数年的大周期。而有的人只能看到1年内的事情,所以做事的计划就是按年来的,多数时候只能活在月为单位的周期里面。而有很多人的时间尺度跨不过月的长度,经常只能考虑几天,也就是一周左右的事情。这种时间尺度的人最多了,我身边很多人都是只能确定一周左右的日程。约他们旅游不定约太久后的未来,因为他们不确定是否能去。而订票订房,他们也只能提前一周左右,因为行程无法确定下来。这时候很多时候就会错过很多机会,或者付出很高的溢价。我这两年的学习来看,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时间尺度,提升自己活在未来的能力。现在我做的计划还是年为单位的,但是以及试着计划2年后的旅行行程,也能提前一年规划预定房间和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