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了总是有老师或者认识的人说女儿害羞、胆小、不自信等等,我也没有太在意,我觉得或许每个小朋友外在的表现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在生活中他们都是唯一的,而非流水线上生产的罐头,所以我也并没有去要求女儿什么,或者去指责她,相反会常常想女儿的特点,比如她表现出的自律、认真、专注、容易沟通、善于表达....
直到最近在和女儿去包头看牙齿的路上,偶尔听到我们办教育机构的一个亲戚说他们机构请来了外教,女儿从来没有接触过外国老师,她就表现的很兴奋,我想了想对她说,如果你愿意妈妈可以带你去外国老师的教室去听听他们讲课,孩子特别的高兴,连连说愿意,这时候爸爸发话了,说爸爸给你办个party,把老师邀请来和你吃顿饭吧,女儿当时的兴奋溢于言表—小眼睛睁的大大的、嘴巴也张的大大....,接下来我们就认真的为聚会做着准备。
聚会定在了晚上7:00钟,不巧我刚好急诊手术没有做完,于是就让老公带着女儿先过去,我手术完成后赶过去,大约7:40我过去了,一进门我热情的和大家打招呼,却发现餐桌上不见女儿,这时候只听见女儿喊“妈妈”声音从另外一个房间里传出来,我急忙过去了,看到的是孩子呆在一个光线很昏暗的小房子里,自己喝着一碗儿酸奶,这时候我明白她一定是胆怯了,于是找了一个地方躲了起来,我没有责怪她,亲了她的小脸一口,和她拥抱了一下,然后看着她说,你愿不愿意陪妈妈去和客人坐一会儿?她想了一下说好吧,于是我帮助她整理好衣服我们就去了餐桌,去了餐桌我没有急于推出她,而是安排她坐下,先为她夹了一些她喜欢吃的东西,我便开始和大家互动,这时候我尽量的保证我自己从容淡定、落落大方的大家去交流、举杯、还有说一些感谢的话,我知道有一双小眼睛在看着我,有一对小耳朵在听着我怎么说~~~,慢慢的女儿开始和大家互动起来了,过了一会儿她悄悄的对我说,“妈妈,外国老师是不是从很远的外国来的?”我说是的,她又说“那我想给老师送个礼物”,我说好呀,那你想送什么,女儿说我想给外国老师唱一首英文歌,妈妈你可以陪我一起唱吗?我立刻说可以,并且夸奖和鼓励了她,然后我就把女儿的意思表达给了外教,她用惊讶的眼神看着女儿,问女儿几岁了,看得出来老师很感动,接下来我们一起唱了一首英文儿歌,女儿唱的声音很高,完全不害羞也不胆怯,而且唱完后大家为她热烈的鼓掌,然后我们愉快的完成了这次聚会。
晚上回去我什么也没有说,孩子倒头就睡,第二天早晨起床了,我说妈妈给你讲个好玩的事情吧,有关袁阿姨的,女儿很兴奋,因为她和袁阿姨非常熟悉,我说袁阿姨小时候家住在比较偏远的牧区,她小时候非常的胆小害羞、家里一来客人她就赶快躲起来了,爸爸妈妈也已经习惯她这样了,可是有一次客人已经走了,很长时间了还不见你袁阿姨,于是大家就赶快找,找了好久最后在羊圈里找到了她,她已经挨着羊睡着了(这段是我编出来逗她的),女儿哈哈哈的笑了很久,说袁阿姨不嫌羊屎臭臭骂?这时我对她说,其实每一个孩子在小的时候都会有点胆小害羞,这都是正常的,妈妈小时候也是如此,女儿忽闪在大眼睛认真听我说,我看得出来她已经不觉得只有自己是这样了,而且也不会刻意放大这个事情了。
孩子在成长的路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的引导非常重要,本次的育儿心得—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