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有老父投书于敦煌东门,派人追查,没有查到。信上写到:“凉王三十年若七年。”河西王沮渠牧犍以问奉常张慎,张慎说:“当初虢国将亡,有神仙降临于莘。愿殿下崇德修政,以享三十年之福祚;如果沉迷于于游猎,荒于酒色,臣恐怕七年之内,将有大变。”沮渠牧犍不悦。
7、
二月二十日,北魏主拓跋焘还宫。
8、
三月六日,北燕王冯弘派大将汤烛入贡于魏,推辞说太子冯王仁有病,所以没有遣送。
9、
领军将军刘湛与仆射殷景仁关系一向友善,刘湛能入朝做官,是殷景仁引见。而刘湛既至,认为殷景仁的官职待遇本来不如自己,而竟然在自己之上,心中愤愤不平。两人同为皇帝所信任,而殷景仁专管内任,刘湛认为他会离间自己和皇帝的感情,猜忌渐生,又知道皇帝对殷景仁十分信任依赖,不可移夺,当时司徒刘义康专秉朝权,刘湛曾经任刘义康高级部属,于是委心与刘义康结交,想要借宰相之力,以改变皇帝心意,扳倒殷景仁,独掌大权。
夏,四月十九日,皇帝加授殷景仁为中书令、中护军,总部就设在自家私宅;刘湛加授为太子詹事。刘湛愈加愤怒,让刘义康在皇帝面前诋毁殷景仁。而皇帝对殷景仁更加优厚。殷景仁对亲旧叹息说:“我引荐他到朝廷任职,他来了之后便要吃人!”于是称病辞职,表疏累次呈上。皇帝不许,让他在家中养病。
刘湛想要派人伪装成强盗者在外面把殷景仁杀掉,以为皇帝就算知道事情,也不会因为一个殷景仁,伤害与刘义康的至亲之爱。皇帝隐约听到这个阴谋,把殷景仁的护军府迁到西掖门外,让他靠近宫禁,所以刘湛的阴谋无法发动。
刘义康的僚属及诸依附刘湛的人,私底下相互约束,没人敢登殷氏之门。彭城王主簿、沛郡人刘敬文的父亲刘成,没有领悟其中玄机,去找殷景仁,求一个郡守的官职。刘敬文即刻前往刘湛处谢罪说:“老父荒悖昏庸,竟然去找殷景仁跑官。这都是因为我愚昧浅陋,辜负您的大恩,如今全家惭愧恐惧,无地自容。”唯有后将军、司马庾炳之交游二人之间,都能得其欢心,而秘密效忠于朝廷。殷景仁躺在家里,也不上朝,皇帝时常派庾炳之往来传达,刘湛也不疑心。庾炳之,是庾登之的弟弟。
10、
北燕王冯弘派右卫将军孙德来建康,请求派遣援兵。
11、
五月四日,北魏主进封宜都公穆寿为宜都王,汝阴公长孙道生为上党王,宜城公奚斤为恒农王,广陵公楼伏连为广陵王;加授穆寿为征东大将军。穆寿推辞说:“臣的祖父穆崇,之所以能效功前朝,流福于后人,都是因为梁眷的忠心(梁眷命部属穆崇救拓跋珪,事见385年记载)。如今梁眷的首功没有被录用,而臣家历世单独受赏,心中实在有愧。”北魏主拓跋焘喜悦,访求梁眷后人,找到他的孙子,赐爵为郡公。穆寿,是穆观之子。
12、
西域龟兹、疏勒、乌孙、悦般、渴槃陁、鄯善、焉耆、车师、粟持九国入贡于北魏。北魏主拓跋焘认为,汉朝虽通西域,但他们有求则卑辞而来,无求则骄慢不服。因为他们都知道中国距离绝远,不能派大兵去征服他们。如今报使往来,徒为劳民伤财,终究没有什么益处,所以不想遣使回访。有司坚持要求,认为:“九国不惮险远,慕义入贡,不宜拒绝,以抑制将来的双边关系。”于是派遣使者王恩生等二十人出使西域。王恩生等刚刚度过沙漠,就被柔然扣留,王恩生被押去见敕连可汗,守持北魏符节,不肯屈服。北魏主听闻,切责敕连,敕连于是遣送王恩生等回国。竟不能抵达西域。
13、
五月十八日,北魏主拓跋焘进入云中。
14、
六月八日,北魏主拓跋焘认为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祥瑞纷至沓来,下诏命全国大宴五日,遍祭百神,报答上天赐福。
15、
六月二十日,高句丽王高琏遣使入贡于北魏,并且请求明示现任及前任历代皇帝名讳,以免书写奏章时冒犯。北魏主拓跋焘让人书录帝系及名讳给他;拜高琏为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辽东郡公、高句丽王。高琏,是高钊的曾孙。
16、
六月二十二日,北魏主拓跋焘命骠骑大将军、乐平王拓跋丕,镇东大将军、徒河人屈垣等率骑兵四万讨伐北燕。
17、
扬州诸郡大水,六月二十三日,运徐州、豫州、南兗州谷物赈济。扬州西曹主簿沈亮建议,认为酿酒浪费粮食,又不能充饥,建议禁止酿酒;皇帝下诏听从之。沈亮,是沈林子之子。
18、
秋,七月,北魏主拓跋他在稒阳打猎。
19、
七月二十四日,北魏乐平王拓跋丕等抵达和龙。北燕王以牛酒犒军,献上盔甲三千副。屈垣斥责他不送儿子来做人质,掳掠男女六千口而还。
20、
八月一日,北魏主拓跋焘前往河西。九月二十日,还宫。
21、
北魏左仆射、河间公安原,恃宠骄恣;有人告他谋逆,冬,十月十九日,安原被灭族。
22、
十月二十日,北魏主拓跋焘前往定州;十一月十二日,前往冀州;十六日,在广川打猎;二十三日,进入邺城。
23、
北魏数次讨伐北燕,北燕日益危蹙,上下忧惧。太常杨㟭再次劝北燕王速速派太子到北魏做人质。北燕王冯弘说:“我不忍心这样做,如果事态紧急,可以东依高丽,以图后举。”杨㟭曰:“魏国举天下之力,以击我一隅之地,没有不能攻克的道理。高丽没有信义,就算开始时相亲,最终恐怕都有变化。”冯弘不听,秘密派尚书阳伊,请高丽派兵迎接。
24、
刘宋丹阳尹萧摹之上言:“佛教传入中国,已历四代,佛像塔寺,数以千计。最近以来,世情崇尚浮华,不以精诚为至,更为奢侈攀比为重,木材、竹子、铜铁、彩缎,糜费无极;对神祗并没哟好处,对人事却有伤害,如果不加以禁止,则消耗浪费,无穷无尽。建议从今天起,要铸铜像及造塔寺的,都应该先报批,须批准后才能修建。”皇帝下诏听从。萧摹之,是萧思话的堂叔。
25、
北魏秦州刺史薛谨攻击吐没骨部落,将他消灭。
26、
氐王杨难当释放侄儿杨保宗,派他镇守童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