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92年
四月德宗起用陆贽为宰相。
二十八日,吐蕃侵犯灵州,毁去水口支流的渠道,破坏屯田。德宗派人援救,吐蕃撤退。
五月十九日,李纳去世,他儿子执掌留后事务。
六月,吐蕃骑兵一千余人侵犯泾州,掳掠屯田军一千多人,便离去了。
河南、河北、江淮、荆襄、陈许等四十余州洪水泛滥,淹死了两万余人。陆贽请求派遣使者赈济抚慰。德宗不肯,因为那里德宗无法节制,也不肯纳税服役。陆贽再三上奏,德宗从之。
韦皋攻打吐蕃维州,俘虏了吐蕃大将论赞热。
云南入繁猜忌日深,韦皋再次写信希望云南弃暗投明。
左神策大将军柏良器,监军窦文场憎恶他,因为小过,十二月初五,柏良器获罪贬官。从此监军宦官开始控制军中大政。
公元793年
正月二十四日,开始朝廷征收茶税。
韦皋派遣大将董勔等人领兵开出西山,打败吐蕃的兵马,攻克堡垒、栅栏五十多处。
云南正式下定决心与吐蕃决裂,称臣大唐。
居住在剑南、西山一带的诸羌女王汤立志、哥邻王董卧庭、白狗王罗陀忽、弱水王董辟和、南水王薛莫庭、悉董王汤悉赞、清远王苏唐磨、咄霸王董邈蓬以及逋租王,原先都臣属于吐蕃,受其役使,至此,他们各自率领本部人众归附。德宗一律授给官职,给他们优厚的赏赐,然后打发他们回去。
当初德宗要起用裴延龄做中央财政委员长,陆贽反对,德宗还是起用了,裴延龄虚报数目,并不能很好完成工作,遭到弹劾,德宗没有下令调查也没有贬斥他。
八月初四,李晟去世。
十一月宣武节度使刘士宁,不得军心,被得军心的部下李万荣赶回京城。德宗命他回府第为父亲刘玄佐服丧,禁止他与外界联系。十七日德宗任命李万荣为留后。
公元794年
正月剑南、西山一带的羌人、蛮人二万多户前来归降。德宗颁诏加封韦皋为押近界羌、蛮及西山八国使。
云南杀死吐蕃使者与吐蕃彻底决裂。
云南在吐蕃背后捅刀子,大捷,二十四号,捷报传到京城。
四月二十八日宣武军发生变乱,留后李万荣讨伐并平定了变乱。
德宗生性猜疑而又妒忌,不肯信任臣下。无论官职是大是小,一定要由自己选拔任用,对于宰相进呈的规划,很少称许认可。及至群臣一旦遭到斥责,往往一辈子不再收录起用;好以能言善辩为条件选取人才,不能得到敦厚忠实的人选;对官吏的提拔任用困难重重,各种人材沉抑于下,不得升进。陆贽上谏,德宗不从。
下面是故事二则,摘自《资治通鉴·唐纪五十》
故事一
户部侍郎裴延龄上奏说:“我自从兼管度支事务以来,查收各州亏欠钱计有八百多万缗,收取各州抽贯钱三百万缗,进呈上贡样品三十多万缗。请将归还亏欠和消耗所剩的钱另外交给季库掌管,而将着色熟绢另外交给月库掌管。”德宗颁诏同意此议。亏欠官府钱的,都是一些贫穷的人,无法偿还,徒然存留着亏欠的数额,抽贯钱用来支付用度,随用随光,进呈上贡样品与着色熟绢本来都是应归左藏储存的物品。裴延龄徒然将它们安放到别的仓库里,虚张名目与数额,以此迷惑德宗。德宗信以为真,认为他能够使国家富裕起来,因而宠爱他。实际上他什么也没有增加,只是白白浪费吏人帐薄罢了。
故事二
左补阙权德舆上奏认为:“裴延龄将支付使用而尚未用光的经常性的赋税,拿来充当正常赋税以外的收益,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功劳。县官先购买物品,再交付物品的价钱,以此充当另外的储存。自从今年春天以来,边疆的军队都没有支付口粮。如果陛下认为裴延龄独守节操,出类拔萃,而时下之人嫉害正直,散布谣言,为什么不派遣一位可信的臣下重行审察,推究事情的原委,公开实行奖赏或惩罚?现在,大家情绪愤激,议论纷纷,在朝廷与市肆喧闹不已,难道京城的士子与庶民都已经结成宗派私党了吗!陛下也应该稍微改变自己的考虑,调查他了。”皇帝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此纪讲述了对外战事逐渐平缓,李泌拉拢联合云南以及其他势力对抗吐蕃的策略起到了显著成效,另一方面,陆贽任为宰相之后,多次秉言陈书当下政治得失给德宗,不过德宗不怎么听得进去。
喜欢历史的小伙伴不妨点个关注和赞,之后我也会定时更新,当然,如果您有自己的看法可以在评论下方留言,让历史充满生趣,告别你印象当中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