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讲,我们都是“范雨素”


4月份,又一位草根火了。她叫范雨素,她写的自传小说《我是范雨素》,经公众号“正午故事”推送,新晋成为一名“网红”。 


文章的作者及主人公范雨素,是湖北襄阳人,一位70后北漂,一名育儿嫂。 

《我是范雨素》一经推出,她多舛的命运,和笔下真实、却有些残酷的生活经历,瞬间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范雨素在不为人所知时,只是一个没有太高文化,婚姻不幸福,带着女儿租住在只有8平米的合租房里的普通妇女。


在我们一般人眼里,这种环境只适合“活”着。而范雨素,却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读书写作,是范雨素每天忙碌之后的唯一爱好。采访中,她告诉记者,因为没钱买新书,她就去旧书摊,去垃圾站选书。


我们买书是一本本买,她是论斤往家搬。也正是这种知识积累,使得她的文字基础很扎实。她用不多的空闲时间,陆续写出了十万字的手稿。


 对于写作,她解释说,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满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欲望。她把自己的生命形容为“一本不忍卒读的书”。但在她的小说里,却丝毫看不见生活的苦难。甚至是七分坚强三分温情。 


也正是这种乐观积极的心态,让读者更加敬佩她的生活态度。


 她的幸福要求并不高,没想过买房,没想过出名。她的幸福仅仅局限于,在碌碌生活罅隙里,有本书读,可以好好写写自己喜欢的文字。


人们很容易将范雨素,与同样出自湖北农村的草根诗人余秀华联系起来。很多人去围观,其实是怀着“质疑”的心理,惊诧于她们“竟然”也可以写小说,还可以一夜爆红。


无论你吐槽她爆红的原因,是因为身上贴了“没文化”“打工者”的标签也好,还是猜测有幕后推手也好。

你不得不承认,范雨素的文字,质朴、真实,不矫情。她就那样平平常常的,把自己生活里的悲喜苦乐写给你看,不卑不亢。更让人敬重的,是她身处社会最底层,依然对文学的热爱,和坚持。


 文学是什么?借用网上一句评论:对于范雨素这类人,或许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诉说,以此审视自己的生活和梦想。


看到范雨素,我想到了另外一个名字。她叫张海珍。我的文友。

海珍文和范雨素有很多相似之处。一个漂泊在外,三班倒的打工妹。文化程度不高,没有写作基础。只是出于读书的爱好而喜欢上了写作。


当初进培训班学习,她交不起学费,只好做了分期。她的第一篇作业,不但错字很多,连语句都不通顺。故事也全是自己身边经历的真实事情,没有修饰词,没有深刻感悟。


她常说自己很“笨”,是个“菜鸟”,对自己没有信心。但经过一年学习,这个自称自己很笨的名字,开始频频出现在各大报刊。她还参加了各地的征文比赛,拿了不少大奖。


 她是如何做到的呢?苦读加苦练。


海珍每天坚持写作,即使凌晨12点下班,也会读一会书,写下自己一天的感悟。 她说,知识从来不是从空而将,而是一种漫长的积累。


有学员总是跟我说自己基础差,担心写不好。


其实写作没有门槛。只要你用心。

拿我自己再举个例子。你能相信我当初学写作时,还“得的地”不分吗?


你能相信,我当初写省略号,都是随意点点吗?甚至点几个,都是看心情。


 写作,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并且可以达成的梦想。只要你喜欢,你热爱,你就可以。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范雨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近日,名为《我是范雨素》的文章爆红网络,并在微信端迅速收获“10万+”的阅读量。文中,范雨素用朴实的文字记录了自己...
    春花秋诗阅读 711评论 0 15
  • 一连几天,老主人都不吃不喝,摸着枕头,她说:“儿,你睡的好吗?”摸着杯子,她说:“儿,你渴不渴?”摸着衣服,她说:...
    爱逛大观园的刘姥姥阅读 515评论 11 11
  • 今天 哒猪蹄是品品王俊俊小朋友飞速进步滴唱功 试写一下四周年的曲目: 水星记 啊啊啊试问哪个女孩受得了这首歌! 爱...
    虾米starry阅读 284评论 0 0
  • 如果山是高峻的 那么丘陵一定是伪命题 虽然使用同一种语言 即使在一个空间里 我们的目光 永远不是抽象的东西 地块一...
    纳兰胡杨o阅读 42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