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便有人邀约我看房,我如约而至。这位房东很是热情,一见面就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她的房子装修的很是漂亮,总是感觉有那夜场的氛围,我有些尴尬,一问才知是她给弟弟准备的婚房,他却出门打工去了。这个女子的言行举止我很有些面熟,似乎在哪里见过,想了想也觉得不大可能,也就准备一笑置之。她或许看出我的言行和其他村民大不一样,很是大方洒脱的说自己是做足疗的,如今门店就开在老街上面。我恍然大悟,却又不好表白什么,即便是,她的年龄或许就比我那干女儿大几岁吧,我只能假装去认真打量她的房间,卧室里面有个小女孩,正在甜蜜的酣睡着。
她畅快的介绍,这房子没住过人,如果我愿意,可以租个三五年也没问题。我有些心动,可一转念又想起自己空空如也的钱包,自己如今的处境,只好说自己有家具的,还是想要靠边上那套。她也只好无可奈何的送我到楼下,这才开车离去。
回到家,我疲倦的打开手机,随机播放起了音乐。我一会想29栋那套,一会想33栋的那套,不知道该如何抉择。手机忽然传来噹的一声,微信?我翻身拿起手机,原来是一个女号加我。加人以前,我都习惯看看对方是什么人再加,以前一个美女号不假,是不是酒托还不说了,里面有卖黄金卖茶叶的,也有搞股票炒期货的,还有什么彩票轮盘海外购房的,这个女子五十上下,一看气质就是做小本生意的本地人,我便通过了。
她的网名叫希望,说是有一套32栋的房子要出租,我感谢她的好意,说是自己只想租33栋的,她无所谓的说,没关系啊,她有个朋友,正好有几套33栋的要出租。我一下子来了精神,拜托她留个电话,约那个朋友见面谈谈,她爽快的答应了。
半小时后,一个女号加了我,说是希望的朋友,双方寒暄几句就直奔主题,房间的楼层是16楼,楼层也很合适,双方约好,明天见面。
第二天下午一点,她准时来了电话,我便赶到了16楼。
她首先带我看的是电梯右前方的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房屋整洁,干干净净,我很是喜欢,就是这房子方向不对,视野不够开阔,就问她还有无别的房间,她就拿出钥匙,打开了左前方的那套房子。
我进屋一看,不由得喜出望外!房子是三室一厅,正对着下面的丁字路口,下面就是我看中的10楼挂着横幅的那一间。
这下捡到宝了,我不露声色的由回到了那间两室一厅,问房东价钱怎么算,他以为我是看中了这套房子,说是五千,我说贵了,她说是包物业费的,不包的话就四千五,左边那套三室一厅的五千怎么都不少了,我心里乐开了花,当下便定了左边的那一套,约定明天交房租,三室一厅,5000/年。嗯,也许我的还价技巧还不过关,可是这价钱远远低于我以前的租房价位啊,当然这房子没法和以前的简装房比,可是对我来说,多余的部分也就是附加,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晚上回到屋里,想了整整一晚上,还是忐忑不安的,生怕其中又生变故。
第二天,她和老公一起过来,见他老公脸色平和,我便试探性的问他年纪,果然才四十多岁,我不由得心生悲哀,自己这五十年青春,真的是白过了。他也验了我的身份证,笑言还以为我30多岁的人,原来是大哥。我转念一想,他们也就是借着遵义扩城的机会,才有车有房的,这才有些心安。
我试探性问道,以前的房租合同四月一号到期,能否宽限点时间,我好把屋子重新装修一下,安一下必要的居住用具。这时候刚进入二月中旬,离四月一日足足有五十天。没想到他一口答应了。天,没有交身份证复印件?没有交保证金?没有签合同?三室一厅只要租金五千,还是一年的租金?就这么就算完事了?我有些莫名的感动,立刻刷了钱给这对夫妇。
有了房,下一步就该解决怎么住的问题了,我当时就决定,今晚不做饭,去那家豆花面店吃面以表庆祝。几个月前这家店是我无意中发现的,比起其他家的面食来,面料充足,汤味浓厚,老板是个外表憨厚的青年,一来二去,我们也成了熟识,找房的时候也请他帮忙。
第三天,我就给那师傅发了消息,请他过来看看应该怎么搬迁,还有如何安装水电,他爽快的答应了。隔天一大早,他和一个伴当来到了我的租屋留下,随行的还有一个老年人。
李师傅介绍说,他是做下水的,听说我这里有工程,一起来看看,他也不好阻拦。我想我这点小工程也不需要保密什么的,就一视同仁的带着他们到了33栋。三个人只是粗略的估算了一下,李师傅就很严肃的把我拉到了一旁,说了毛估了一下,单身翻墙下水这些活做下来,也要两万左右,要我慎重考虑。
我一听这报价,忙调用30年前父亲去世后自己重新装修房子时的预算模式,那时候,砖还是七分一块,灰还是两毛钱一背篼......估算了一下自己的承受范围,远远不是我现在能承受的,忙说我先考虑一下。
送走了那个做下水的老师傅,李师傅这才对我说,我只是租的房子,没必要做什么下水的,现在科技发达了,他完全可以帮我找点地平墙贴什么的,一样给我做的漂漂亮亮。我没有答话,看看已经临近中午,就请他们吃饭,地方选在了那家豆花面店。地方虽然简陋,价格便宜,我还是每个人加了肉,以表诚意,豆花面一碗十元,加肉五元。后来才发现,里面都没有加肉,我没有吭声,照付了45元。李师傅两人吃的很是满意,他的伴当更是话多了起来,趁李师傅接电话的功夫,开口便说了实价,800元给我搞定。我心中一喜,又想起了除了搬家,还有许多零零散散的事情需要李师傅处理,都不是他能明白的,便微笑不语。
我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了放弃下水找平的想法,只是买一下必须的生活用品就成。李师傅对此也是大表赞同,同时也大力推荐一些网购项目,嗯,价格都不高,比我省。
说到这里,突然记起了一个事,最开始在搬家赴遵的那个晚上,听李师傅介绍自己,不知道我是听错了还是他说错了,还以为他是毛姓,读音和”茅厕”(maosi)相同,称呼起来挺尴尬的,当时便说与他听了的,他却不置可否,只是笑笑。这时听到搭档喊他老李,这才惊讶的问他怎么回事。他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我内心打了一个激灵,暗暗多了一个心眼,手机和微信上把他名字改了,表面上依旧笑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