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7日,星期一,晴,王兆双(2)
今天想说的话非常多。本想说说昨天的课堂上,是怎样觅到家校合育知音的。但今天,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身经历的几件事情,让我感受到肩上的责任之重。
可能大部分的学校,周一学生返校第一件事情就是交周未作业吧。大约7:20,我到各班转一圈发现,还算有条不紊。刚坐下来打开电脑,七班的值日班长李某拖着哭哭啼啼的曹某来到我面前:“老师,她不想上了,要走,我好说歹说才把她拖回来。”我看着曹某,问,是吗?她点点头。我肯定李某的认真负责,细心周到,然后让她先回班里上课了。“曹某某,我看你上课表现很好啊!也很开心啊!发生了什么让你不愿上学了?”我问。因为我也教这个孩子对她比较了解,上课表现很好,就是周末作业从来完不成。父母开着两个饭馆,很有借口,顾不上孩子,离家很近,孩子却住校。孩子的自理能力一塌糊涂。“我不想拖小组的后腿儿。”我表示理解,肯定他比原先进步了,从原先的全都完不成,到现在的只剩这么点儿,从原先不管不顾的拖后退,到现在不想拖小组后腿了。孩子点点头。“你是喜欢上学的,只是无法面对,同组的同学们是吗?”孩子又使劲点点头。然后我们一起分析,除了逃避,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最后确定〞积极的面对”这一有助于自己成长的最好办法。如何减轻自己的愧疚感呢!当然是赶快弥补啊!“要是小组同学埋怨你,你静不下来补作业,你就到我办公室来写吧,离上课还有一段时间呢!”孩子破涕为笑,赶紧补作业去了。
如果这个小故事结尾还算比较圆满的话,且听下一个。
接下来第一节课,由于学校停网,我需要到另一个办公室填个表。站在门外的,是某班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不多时候,一个妈妈拖着其中一个学生,来到班主任面前,一边拍打着孩子,一边训斥“你怎么又撒谎呢?你忘了你爸爸是怎么揍你的啦?你忘了我都给你爸爸跪下啦!”然后又痛苦地对班主任说“老师,我对不起你啊,上一周我对你撒谎了。上一周,孩子受伤住院不是磕的。我怕如果说是打的,人家医院不给报销啊!那是他爸爸打他动了刀啊!非要把他的手剁下来,我都给他爸爸下了跪了!”这个妈妈,不光对班主任说,进来一个老师,就对着一个老师说,她可能真的觉得自己尽了全力了,却全然不顾孩子惨白的脸。老师们很同情的“你们怎么能这样打孩子呢?怎么能这样打孩子呢!”我第二节正好有课,借这个借口逃也似的走了。
第三件事是听来的。放学了,同事的孩子来办公室找同事。跟妈妈聊起,他的同位儿,又被他爸爸狠狠的打了一顿,那个捡垃圾的,夹子都被打烂了,他同位都快站不起来了。这位爸爸是我们的另一个同事,人缘非常好。我的这位女同事走到我面前,恳切地对我说,王老师,你快去找找某某,让他不要再打孩子了,他打孩子也太狠了。前一段时间,他打孩子的脸,肿那么高,肿了好长时间。你不是跟我说过,情绪会影响到消化吗?那个孩子被打后有两周打吊瓶,吃什么都吐。女同事的眼泪要掉下来了,我,故作镇定的,说“会不会是他觉得,不打不行?或者是打了管用?”女同事说,可事实证明他打了没管用啊,这才多长时间哪?我问了问女同事的孩子,那个男孩,被打之前和被打之后的表现以及他平时在班上的表现。我决定,不主动干涉这件事。
第二个故事和第三个故事里的父子,有些相似。我心疼两个孩子,他们在遭受着皮肉之痛的同时,也许心里的疼痛正在减轻,也或许得到了他们最需要的关注。而谁又能说这两个爸爸不爱自己的孩子呢?谁又能说两个爸爸心里的痛比儿子轻呢?而两个妈妈在家庭生活中又扮演什么角色呢?他们又是如何痛苦呢!
任何人的改变,都只能是由内而外的。谁痛苦谁改变,变则通,通则灵。可为什么那么多的大人孩子,一直在重复着痛苦的模式,甚至一代又一代,却不自知呢?又有谁来唤醒这些麻木的灵魂?用何种方式?智慧的灵活地来唤醒?家庭教育指导,迫在眉睫!期待着社会上多一些象武际金老师这样的领头人。同仁们,让我们跟着武老师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