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两天就是备受瞩目的奥斯卡了。今年的最热门影片有三部:《爱乐之城》《海边的曼彻斯特》《月光男孩》。想聊一下的是其中的《海边的曼彻斯特》。
影片最受肯定的地方,莫过于卡西·阿弗雷克的表演,截止到奥斯卡前,这位本·阿弗雷克的弟弟已经获得包括金球奖和英国电影学院奖等10项颁奖礼的肯定。从这部电影开始,人们谈到这位影帝的时候,就再也不用说他是本·阿弗雷克的弟弟了。
《海边的曼彻斯特》的关注点在一位普通的勤杂工Lee身上。影片的开头花了10分钟左右来表现主角的日常生活和性格特点,看似很无聊,但却非常到位地刻画了Lee的个性。
白天为房客修水管道、马桶,换灯泡,铲雪,一个人干了所有的杂活,却也赚不了几个钱;晚上泡在酒吧里,跟他寒暄、聊聊球赛的只有没露面的服务员;面对妹子借故搭讪无动于衷,却又敏感地以为对面聊天的两个家伙在以异样的目光看他,然后暴躁地对人拳脚相加……看到这里,我不禁在想,究竟是什么事情,能让一个人变得如此无礼、冷漠、麻木、敏感和暴躁?
带着这样的疑问,影片就变得吸引人得多了。
经过短暂的铺垫之后,影片真正展开。Lee的哥哥病危,随时可能离世。他必须放下手上的活,回老家一趟。也就是回一趟海边的曼彻斯特。
Lee的哥哥最终还是在他来到的一个钟前走了,老天残忍地没让两人见上最后一面。接下来,漫长的冬天里,故事的主要情节就成了男主处理哥哥的后事和安置侄子的过程。
但在这120多分钟的影片中,穿插了许多男主的回忆。它们在恰当地时候就跳出来,剧情也变得饱满起来。
比如,当律师告诉他,他哥指定他作为他侄子的监护人的时候,男主的思绪就断断续续地回到了过去:喝酒和大意造成了他人生中最大的悲剧——家里失火、爆炸,3个可爱的孩子葬身火海。不难想到,就是这样巨大的悲恸,把这个人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此刻的他又怎么会去有心思照顾和他曾经亲密的侄子呢?
去世的哥哥、伤心的往事,影片却没有一个劲地去煽情。
摄像机的镜头几乎都是保持着水平的视角,旁观着这一切,无论是令人心碎的往事,还是男主和侄子当下的生活状态,都没有过多的干涉。音乐也用得非常克制,最明显的地方只有Lee回忆中孩子出事的片段,连他哥葬礼的时候,不注意听,都根本很难注意到。事不关己的人们,虽有一两句寒暄问候,却很难设身处地理解他们的感受。连看似突兀的侄子和两姑娘拍拖、参加乐队排练等情节,也好像在削弱这种悲伤基调。实际上,肯尼斯·洛纳根(影片导演兼编剧)就是刻意压制了这种悲伤的情绪。
其实,这样压抑的情绪,反应的不就是男主的内心吗?走不出去往事的他,打架就是他情绪的不正常宣泄而已。
影片接近结尾的时候,Lee和前妻相遇时,前妻的悲痛、惭愧、爱意相互交集,吐露心声时激动不已乃至泣不成声甚至有些语无伦次,镜头切换后,节奏欢快的音乐中却是男主再一次揍人,拉也拉不走。直到此刻,导演精心铺垫已久的情绪的才顷刻爆发。
好电影的好处不在于明明确确地告诉你哪里该哭哪里该笑,因为那充其量只是技巧熟练的套路而已。
但《海边的曼彻斯特》厉害在于,明明该煽情的地方,却没有去煽情。仔细想来,这样才是更生活化更真实的。因为只有在某些情境下,人的情绪才会发泄出来。但如果没被触发的话,哪一个会把心事时时刻刻掏出来,或者明明确确写在脸上?
影片结束时,Lee也没有走出来,或许他永远不会走出来,这是现实。时间或许会修复破碎的心,但这不是本片关注的重点。导演也不是要用120多分钟炖一锅暖心的鸡汤。它只是陈述了一个海边小镇男人身上发生的现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