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看到一个六年级孩子的升学模拟试卷,看着答题我顿时惊呆了,于是我开始思考语文学习其实是不是就是一个“背”字。这种题型,不需要学生去理解,只有学生死记硬背,假如他记住了,那自然就能做到不失分;假如他没记住,那么任凭他有再好的才华,具有再好的创新的能力,这里也是失分的。
掌握游戏规则,一切都是在熟记游戏规则的前提下进行的。第一必须得去认识字,做到会读会写。在认识字的基础上,记住这个字的意思,学会什么是词语,并运用到句子中去。在不同的语境中,同样的词语还具有不同的意思。然后把句子连在一起构成段落,表达一个思想,一件事。最后才是文章。学语文似乎就是这些了。
像古诗词,文言文,都是要去背,记住他们想表达的意思,而根本不需要加入我们自己的思想。只有掌握了“前人”制定的游戏规则,明白了他们灌输的思想,我们才能学好这些。假如不去背,那肯定是学不好的,更是无法考试得高分的。
只有达到顶峰,成为制定游戏规则的人,你才能谈创新。所谓的文学专家,他们可以就着古诗词侃侃而谈他们自己的理解,但是作为一个学生,你只能去记住别人的理解。
像我这种记忆力不强,永远记不住哪篇文章是谁写的学生,似乎永远也学不好语文。在强技术手段“背”这里,我就落了别人一大截了。啥李白之类的,我也只记得住“床前明月光”,其他的名人那就更加只剩下个概念了,只是模糊听过,具体就想不起来了。老师从开学期开始说的作者,整个学期当中老师至少提了十多次了,奈何我就是记不住。所以,记忆力这么差的学生,难怪乎语文试卷经常在六十边缘徘徊了。
反观那些记忆力好的学生,他们随便学学,语文成绩都差不到哪里去。于是乎大家对于只有背才能学好语文都有了一致的看法。来补习班参加补习的学生,永远是理科多于文科,而文科中则是英语多于语文。似乎只有语文是可以在家自己多读读多背背就能学好的。大家对语文老师基本上是没要求,学生成绩不好,那肯定是这个学生太懒了,都没有去背的缘故。哪怕孩子被送去补习班参加一对一补习,结果孩子成绩没任何提升,老师第一说辞肯定是这个孩子太懒了,学习一点都不用功,都没有去背,或则是说孩子背了但是都没有记住。
学语文基本上的模式都介于背,去模仿别人,去追求共性,否则学生生涯的日子就很挨。每次看着那么尴尬的成绩,老师视你如眼中钉,家长看见你则是叹气,感慨太懒了。于是晕乎乎煎熬着,只能努力用其他学科的成绩把语文的落差给补上来。呜呼哀哉,一个“背” 字压垮了多少莘莘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