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华人的生存现状
今天谈谈新西兰之行遇到的一些华人。
导游汤姆,需要养育妻子和三个儿子,四十多岁,满脸疲惫。他来新西兰是阴差阳错,因为前女友原本是要去英国,去英国而不得才退而求其次来到了新西兰。前女友家里很穷,他打工负担了前女友开支,最后两人却没能在一起,现在的老婆是回中国找的。大儿子养到8岁,在新西兰买了房子才把家人接过来同住。汤姆工作非常勤奋,他年入十万纽币,比他的新西兰同事一年多收个两三万纽币。
35岁的导游杰森,蒂卡波湖旁的山上偶遇。因为小宝想吃自己带的酸奶却没有勺子,先生让我去餐厅拿一把,我嘟囔着没在里面买吃的怎么好意思去拿。杰森这时候帮我解围,说刚好他喝咖啡的勺子本来就不用的。
杰森如果不做自我介绍,我还以为他是个年轻的健身教练,因为他的皮肤晒成了小麦色,带着墨镜和一定酷酷的帽子,穿着短袖,露出健壮的肌肉。运动使人年轻,确实如此,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5岁。
而实际上杰森是来新西兰读书后留下来做导游的,他只生了一个孩子。虽然他也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但由于养育子女的负担小,所以日子过得悠闲自在,自己开车带一个8人的华人小旅行团,游客在景点观光时,他也可以喝着咖啡,赏着美景,悠哉聊天。
34岁的皇后镇礼品店店员,上海姑娘琳达。我们每到一处大景点,或是购物场所,里面都有华人营业员,遇到的也有三四十人,聊过天的也有七八个了,只对她和另一个在去米尔福德峡湾公园遇到的小姑娘有印象。
琳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很简单,2个字形容,就是“专业”。
她告诉我们,满1000纽币可以赠送2瓶麦卢卡蜂蜜,用“62”开头的银行卡,还可以减80纽币。为了让我们符合羊绒衫买4赠1的政策,她又帮我们跟店长沟通,将我们前天在分店购买的1件羊绒衫也计算在内。
前天虽然也是一位中国小伙子接待我,但明显感觉他的专业素养一般,只询问了一句“要不要把东西邮寄回国?”得到我的否定回答以后,便直接帮我结账。只有邮寄回国才能减免15%的税,这一点华人小伙子并未告知我,这影响了我的决策。
而且他在服务我的过程中,总是我有需求跑过去问他,他要么在收费台呆着,要么在解答别的顾客问题,显得有些顾不过来的样子。
所以我觉得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工作尚不熟练,所以才没有告知我优惠政策。同行朋友的解释是:“他只是普通营业员,买多买少一个样,所以他没动力推销。”
回过头来再说琳达,她理着一头棕红色的齐耳短发,总是笑容可掬,快速解答我的所有问题,快到几乎不用对我的问题进行思考,因为哪些常规的游客问题她已经烂熟于心了。
结果我买了比前天多一倍的货品,还非常开心,对她的专业性赞许之余,便问她是哪里人,为什么会留在新西兰。
原来她来自上海,29岁时来新西兰旅行,从此爱上新西兰,一呆就是5年。她告诉我:“想挣钱还是得留在国内,但如果想过舒适不焦虑的日子,就来新西兰。”虽然她还是单身状态,但父母已经不再逼婚,她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那个在米尔福德峡湾途中遇到的中国小姑娘,在新西兰毕业才寥寥数年,是旅行打工,经常旅行到新西兰的一个地方,就边打工边感受当地生活。她很年轻,饱满的胶原蛋白,活泼的小酒窝。上午去的途中我没买东西,下午返回时我特地去礼品店购物,却是另一位华人姑娘为我服务,一问,才知道她已经下班。这个礼品店一共就她们两个华人营业员。
在新西兰,我还进过2个华人超市,3家华人餐厅。华人超市一看就让人感觉是夫妻老婆店,面积百余平,摆货凌乱无序,感觉就是国内乡镇超市的理货水平。在但尼丁华人开的亚洲食品超市,头天晚上去的时候是妻子看店,第三天上午就换成丈夫做生意了。
华人餐厅的装潢都非常简朴,装修水平类似上海新装修的兰州拉面,但非常干净,地上没有一丝纸屑,桌椅摆放整洁,台子上的塑料花簇簇新无半点油腻。
菜贵得令人咂舌,家常豆腐和清炒时蔬这种菜也要20纽币。我看了一下最后光顾的那家华人餐厅,40个位置,吃完一波客人又进来一波,还有白人和印度人光顾。生意真的是不错呢。
奥克兰机场里的各种酒水店、化妆品店里,华人营业员的数量有一半之多,而且货架上的物品也是中英文双语标识的。
我们返程时乘坐的新西兰航空,也有2位华人男乘务员,脸白白净净还画了淡妆,修了眉毛,一看就过得很精细。
就我的观察来看,华人来中国,往往是男人当导游,因为这一行收入高,女人当营业员,门槛低收入也不错。全家都来新西兰又能吃苦的,就开超市和华人餐厅,赚得的辛苦钱可以获得一个蛮好的生活水平了。
这些从事服务业的华人,有两个共同特点,一个他们都是凭借自己的母语“普通话”在新西兰工作,另一个是远比当地人勤奋。由于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又比新西兰土著工作的时间更久。他们通常可以获得比当地人更高的收入,这和中国的繁荣昌盛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