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我曾把一台风扇借给一位同事,眼看如今天气越来越热,我想要他把风扇还给我。我心理预期的是他应该给我送过来才对,结果他竟然以不顺路为由让我上门去拿。听他这么一说我自然很生气,但转念一想,我们不是应该不对他人抱有过高预期吗?我生气的根源还是在于——拿自己的心理预期与对方的实际作为做比较而造成的。于是我高高兴兴把风扇拿回来,心里对同事的反感也消失了。
其实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我们多数人际冲突、人际困扰或人际痛苦其根源都在于,我们对他人抱有过高或不切实际的心理预期所致。
就拿我来说,平时喜欢看书,也喜欢把书借给同事和朋友,但我发现一个奇怪现象,我借出去的书很少有人还回来过。我曾经找同事要回来我的一本书(真的只是一本而已),但没过多久又被他借走了,从此那本书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最终我无奈又在网上买了一本。因为平时喜欢写点东西,我也曾帮助同事修改、发表了若干文稿,但又能怎样,指望那些帮助过的同事对我感恩戴德吗?
南北朝时,沉迷佛教的梁武帝曾得意洋洋地问达摩祖师,自己花费无数金银财宝广造寺宇,度众人为僧,写佛经、造佛像不遗余力。凡此种种,有何功德?没想到达摩却答云,“并无功德。”我的理解是,做好事一旦有了机心、有了索取心、回报心,这好事也就变味了。我自愿借书给他人,我自愿向慈善机构捐款,我自愿帮助他人等等,可能都是为了满足我内在的向善利他心,为了维护我是一个良善之人的正面自我形象,但绝对不能以做好事为由而要求他人报偿和回馈(包括物质回报或精神感激等两方面的回馈)。
换句话说,我自愿帮助他人,那是我的道;而他人是否愿意感激我,则是他的道。绝对不能拿我的“道”来评判和衡量他人的“道”。正如被誉为“儒家慧能”的民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王凤仪先生所言,“道是自己行的,而不是跟对方要的。人人都有道,不必向外求,先要克己,不要管人。管人是假的,管自己才是真的。自己要认自己的不是,不找别人的不对。不论父母慈不慈,但问自己孝不孝?不问兄弟义不义,但问自己悌不悌?不管别人好不好,但问自己诚不诚……”
母亲天生脾气急躁、控制欲强,小时候可能因为我不懂事、爱哭闹,没少挨打骂。成年后我才深深体悟到,小时候粗粝的家庭教育背景,给我带来了何种心理阴影。一度以来,我对外界评价系统都极度在意、高度敏感,企图尽十二万分的心力来满足外界评价系统对我的要求和期望。但我越是强迫般地不停努力,最终的实际结果越糟糕,外界评价系统对我的评价越低,正所谓过犹不及,但我对这一切都缺乏自我觉知。这种无意识过度强迫努力、过度追求完美的自我毁灭心理趋向,可能就源于童年时母亲对我的过度束缚和过高期望。但即使我的上述分析是对的,又能如何?如今已成年的我,再怪罪责难母亲,又能挽回或改变什么呢?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说的好,“人生最好的时光就是当你认清,你所有的问题都是由你而生,你不会迁怒于你的母亲,不会怪罪于整个大环境,也不会归咎于国家总统。你意识到,只有你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如果你想怪罪他人,想要给自我命运为何走到如今这一步找理由,可以找到无数人为你的命运背书、为你的人生负责,但又能如何?什么也改变不了。
于是我慢慢学习在心里原谅母亲,她是无觉知、没有罪错的,一切内心的伤痛由我慢慢化解就好;这是我的命,要学会诚实面对人生、勇敢承担自我成长责任。同时我更不能以此为理由而对母亲不尽孝道,母亲有她养育儿女成人的道,我也应该有自己尽孝的道。
结婚后与妻子相处,更加让我体会到人性的复杂幽暗和深不可测。妻子性情温和、脾气很好,与她相处我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很放松,她会尽量满足我对“妻子”这个家庭身份的心理期待,同时我也自认为自己是个“好丈夫”,自认为生活中对她没什么要求和期望。但实际上,我对妻子的心理预期一直在水涨船高、不断加码。她越是性情温和、善解人意,我越是无意识地希望她更加听我的、更加按照我的想法去生活;她越是对我好,我越是无意识地得寸进尺,对她说话粗生粗气、故意发火,还自以为自己有理的很、有爱的很(比如平时她接我电话晚了几秒我都会发火,上班期间她有事打电话找我,我也会以影响工作为由发火)。
除了跟父母、亲人相处,走上社会与他人相处也是同样的道理。可能我们对同事看不惯、对领导有意见、对团队不满意等等,不管我们有千百种主、客观或各种奇葩理由,却只有一种办法能真正解决问题,让我们舒心安适地与人合作、干好工作、活出自我。
那就是只对自己提要求、不对他人抱预期。你认认真真、兢兢业业把自己那份活干好了、把自身岗位职责那点本分尽到了,就好;同时若还有余力和善心去帮助他人、助力团队那就更好。但你会干、却不能怨不会干的;你认真负责、敬业精业,却不能怨偷奸耍滑、推诿扯皮的(认为别人偷奸耍滑、推诿扯皮也许是你的主观看法,并非客观事实);你善爱仁、思利他,但你绝对不能要求他人也像你一样,甘心牺牲自我利益而服务众生。敬业精业、责任担当、利他贡献等这些都是好品质,但却只宜律己、切勿责人。
我们不仅对亲人、对同事、对朋友会抱有预期,就连对陌生人我们竟然也会抱有预期。一旦他人实际作为不符合我们的心理预期,我们难免生气、愤懑、腹诽甚至暴怒。
比如平时我骑电动车上下班,一旦马路上因陌生人挡道、逆行、或插队飙车影响我通行时,自己内心那股“路怒症”火气就很快窜起,恨不得上去撞他个人仰马翻。当然我再愤怒也改变或影响不到他人,只会破坏自己的心情。他人是否遵守交规,那绝对是我无权过问和干涉的,但我就是愚蠢地竟然还想指责陌生人。直到我看透自己这种竟然对陌生人也抱有心理期待的无意识心理,才慢慢学会不再犯“路怒症”了。除了日常上班通勤、像去影院看电影、去饭馆吃饭、去公园散步等各种公共场所活动,我们都可能会因陌生人的作为不符合我们的心理预期而生闷气、骂脏话,甚至跟人起冲突。实际生活中,人的情绪感受很多时候都受自我无意识心理的深刻影响,只有自我觉察到这种深层无意识心理(比如一味执拗地企图用自我心理预期为准绳来衡量他人作为),才可能改善我们的表层情绪感受。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不对他人抱有任何预期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关键是我们要清醒觉察到自己对他人抱有的各种心理预期;在觉察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自我调节对他人的预期。通常情况下,当我们主动降低对他人的预期,或者干脆对他人不抱各种主观预期,敞开心胸接纳他人本来面目时,我们往往更可能善意待人、宽容待人,与他人的人际互动也会更加和谐融洽。
当然话说回来,每个人都是活在各种人际互动关系中的,我们不对他人抱预期,他人却可能对我们有预期。我们要主动觉察并在合理范围内适当满足他人对自己的预期(比如领导对我们的期望,家人、朋友对我们的心理期待,公众场所对人的默认规则约束等等),以构建和谐融洽的人际氛围;但同时也要警惕不被他人期望“过度道德绑架”,毕竟我们最终还是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而非活在他人的各种期待目光中,进而迷失了自我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