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三部小说。如果不是从王小波书中得知,一定会错过这本小书。它是陀氏早期作品,篇幅不长,三个故事组成,尤以第一个故事最为令人揪心,泪点高的我居然数次落泪。
遗憾的是它也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我很好奇陀氏会将她——涅朵奇卡的人生安排成什么样,她有着那样离奇的童年,血液里宝贵而危险的禀赋,敏感的性格,又受到良好的教育,有一颗饥渴的心灵,在音乐学院接受艺术训练……故事的设定真的足够迷人了。起初我怀着好奇,因为听闻陀氏是极富有哲学洞见的作家,以为他的书会晦涩难懂,充满大段理性晦暗的哲思,想不到我看见的都是直戳内心的心理独白,揭穿心灵之准确,将我内心不能辨认、尚未命名的感受勾画出轮廓,让我看到自己,如果能用视觉来表现,他的作品像是充满光明,照亮人心的地狱。他笔下的人物充满矛盾,尤其擅写卑劣虚伪之人,与纯真冲动的天使。
书里三段故事,尤以涅朵奇卡的童年最令人震撼。它塑造了一个有天分的狂徒,一个妄人,由此带出了一个不正常的家庭。这个奇特的家庭理所当然地诞生了涅朵奇卡这样敏感早熟而充满幻想的小女孩,在对父亲与母亲的爱中被撕扯到濒临崩溃。这一部分看得我数次落泪。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因为什么,竟能把一个小女孩对父母的无私情感和爱带来的痛苦写得入木三分?如果说一个小女孩对父母亲的爱,还能凭着保持对童年的记忆与纯真而能描摹贴切,那么第二段故事里,涅朵奇卡与郡主的爱情呢?他笔下小女孩的心思阴晴不定,因骄傲自尊而微妙不已,看到这里我觉得,陀氏真的通过写作,超越了他的性别。第三段故事比较难以理解,我需要读更多同时代作品才能了解当时贵族的爱情观与羞耻的定义。这位保护人的状态也是,似乎是当时贵族中常见的敏感封闭的忧郁症?对于这段故事里涅朵奇卡“变得无情”也有些似懂非懂。
整个故事给人震撼的人物,一切悲剧的开端是涅朵奇卡的继父叶菲莫夫。他荒唐悲剧的一生颇为奇幻。陀氏其实也是一个会吊人胃口,写作引人入胜故事的作家,趣味性方面丝毫不逊于通俗文学。涅朵奇卡的形象塑造极为有趣,作为早期作品,相当令人诧异,不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