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特别是专业能力还不错,工作几年之后,自然期望能够被上级或公司提拔为主管。对做主管两个常见的错误思维,一个是以为自己专业能力不错就能做主管,另一个是认为别人不听我的只是因为我没有头衔,如果被任命为主管,就有威信了,其他人就会听我的了。
主管的头衔不是奖赏,因为个人的工作做得不错就要奖励给你;也不是有了头衔,就会有威信。主管,是你自身综合的工作能力提升,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在协调和引导其它人的工作过程中,产生了大于你们原先独自工作时候的成效,而形成了以你为中心的凝聚力。此时一部分员工的工作是支持你,或者在你的影响下工作,你已经是事实上的主管,头衔只是上级或公司需要找个合适的时机,再顺水推舟而已了。
这样的员工,在被任命之前是公司里的“准主管”。准主管在工作中专业能力较强,能够引导周围同事工作,承担一部分组织的责任,因此被上级器重,被同事拥护,形成一个驱动工作进展的小中心。
那要如何成为一个“准主管”?建议在做好个人的工作基础上,时时提醒自己做好以下这三个身份:
首先,是成为引导者
作为团队里技术能力较强者,要在工作中引导其它员工,特别是新员工。要主动,真诚的指导他们的工作技能,工作方法,帮助同事成功完成工作。这样,其他同事会认可你,欣赏你,并且会积极的回馈你,在你需要的时候配合你的工作。
所谓建立威信,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帮助别人成长的时候。威信重在“信”——“信”任、“信”服,不在威。头衔带不来威信。
其次,是成为协调者
要成为主管,就不能只关注自己一人的工作,要协调部门内部同事间的工作,还有部门间的工作,可能是事情的各个部分,也可能是事情的前后环节,如何协调好这些事,促进更高效率的完成工作是从基层员工到主管最重要的区别之一。还有可能存在部门与公司外的合作,可能有外包工作,对外服务的工作,关注如何对接外部,并及时反应或总结汇报。
然后,是成为担当者
担当者,第一是敢于挑担子,有任务敢接,接下来能干得漂亮。第二是能够解决困难和问题,工作中总是会有困难和问题,能够解决困难和问题的人才被关注和重视。在工作任务和工作中的困难面前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不会成为骨干力量的。第三是能够承担责任,能力越强,责任越大,位置越高,责任越大。有问题往别人身上推,有功劳怎么都要争一份儿的人走不远。
要从普通员工成长为主管,“准主管”是最稳妥,也最容易成功的路径。虽然主管这个头衔是需要上级或公司来任命的,但主管的实质其实是自己努力形成的。“准主管”已经在团队里形成了凝聚力中心,得到同事们的认可,承担了一定的作为领导者的责任,任命只不过是水到渠成,要有一个合适的时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