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镇上就一个中学,强调下是初中。我是在那里毕业的,时间飞逝,我已离开初中生涯12年了,回忆总是那么甜,那些罚过的站,放学后留过的课,逃课去网吧上网打过的游戏,还有那位长发飘飘的英语老师,那些可爱幽默的同学,都随着记忆的不断增加而变成了那一刹那模糊的美好。
我在中学的时候是个不求上进的好孩子,人是老实巴交的,唯唯诺诺,也不打架,不抽烟,家里条件不好从来没想过泡妞,大概情商偏低。最可恨的就是不好好学习,后面初三就没在学校里呆过几天,有点零花钱就跑到网吧里面去上网,农村的黑网吧,家里放几台二手主机配大屁股显示器,价格很便宜,生意特别好。那个时候网络游戏盛行,我就把仅有的零花钱奉献给了网吧老板和网易总裁。
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像我这种不好好学习的同学,交友圈大部分也是些游手好闲不求上进的学生。他们有的早恋,有的打架斗殴,有的打打牌赌钱,部分人条件挺好的生活费会比较多。(我们学校不是住宿的学校,每天放学回家。)
像我就经常听这群人中的某某高谈阔论,今天把哪个班的谁揍了一顿,或者在学校里觉得哪个学生不爽,没理由的,就当众给他难堪,让他跪下之类的。或者又泡到了哪个班的女生,跟她睡过了尔尔。或者又抢了某某某的零花钱,或者跟哪位老师斗智斗勇的光辉事迹。校园霸凌事件,十二年前就存在的,以后也会一直存在。
学校门口有几家小卖部,我每天中午放学,下午放学上学,都会看到这样一群人,头发留着老长,年轻小伙子,就坐在小卖部里面一群人,嗑瓜子聊天,然后身边站着一群初中生少男少女。(早上看不到的,因为他们起不来。)
我最喜欢听的就是学校里的谁谁谁,认了学校外的小卖部里面的黑涩会人士当了大哥。碰到了什么困难的事,叫小卖部里的大哥过来解决。有的时候要打群架,就让小卖部里的大哥大哥叫人。这个谁谁谁就成了这个初中学生中的大佬。
以前觉得他们这一群人真是了不起,属于社会上的“牛人”,可以在初中学校里面呼风唤雨,耀武扬威,真是厉害了,见到他们都要瑟瑟发抖,小心翼翼,生怕挨揍。
他们不去上班,也不用营生。没钱了收收初中生的保护费,敲诈初中生零花钱。骗骗初中小女生,请他们吃点麻辣烫肯德基,那些少女们就跟他们走了。兜里有个几十块抽个十块钱一包的烟,头就翘的老高老高。
我在念初中的时候觉得他们可牛了。我要是有这么些大哥罩着我就好了,那我也就可以横着,目中无人了。我怎么不认识些大哥呢,看谁还敢对我无礼,对我轻视。
多年以后,回忆起这些人,他们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鸡鸣狗盗之徒。17.18.20来岁的年纪可能初中也没毕业,不去工作,不去营生。每天就打架斗殴的过日子,但是打不过狠的,斗不过力气大的。就骗骗无知的初中生。
他们不去高中学校门口,因为这个年纪的人心智已开,不像14.15岁的初中生那样不谙世事,又急于了解世界。还有最大的原因是,可能打不过高中生。所以他们就在初中学校门口呆着。
很多年后,我记忆中那批在校门口小卖部里面的大哥们不知道去哪里了,年纪大了估计也不好意思在初中生面前耀武扬威,丢人现眼了吧。还有一些犯法抓进去,放出来老实了。
但是等现在在读的这些混混初中学生毕业以后,这群混混又成了新的一批在学校门口小卖部里面收初中生小弟,欺负欺负初中生,收收保护费,骗骗初中少女,游手好闲的闲杂人,小卖部大哥。
刚好前几天碰到一个朋友,聊起来这事。现在这个学校门口还是这样,只不过是那些老大哥们已经不在退出小卖部江湖了,现在是一批新的小卖部大哥。这个行业也是新人赶旧人。
致礼(2开头的铅笔送一套)给那些因年华老去虽退出了江湖但是江湖仍有他们传说的小卖部大哥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