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背影》,老舍的《骆驼祥子》,鲁迅的《狂人日记》以及一系列的散文集。
我喜欢看鲁迅先生的作品,从小学起就接触的多,记得有一本鲁迅的散文集,我捧着他度过了我的初中三年,“吃人”,阿长与山海经,五猖戏等,这本足足有我现在一个手腕那么宽,这样厚的书。我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在那个年纪要强行装一波……
可是,正是那样的年纪里,我什么都看,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模糊,以至于我逐渐开始模仿那种文笔风格。
我是从那种先模仿,后忘记,再试写,最后不停写,直到找到一种自己最舒适的写作风格。
李连杰的那部《太极张三丰》里有一句话,具体的我忘记了,但是大概的意思是,真正学会了的东西,只有忘记了才能够体现出来。
强行的记住许多硬本事,却生怕自己忘记,其实这只是你趋于面子不敢承认你确实没有完全掌握罢了。
怕自己没有完全掌握一门本事最好的方式,就是学完之后去做一件完全不一样的事情,直到自己完全忘了刚刚学了什么。然后重新给自己进行测试,如果能够很快回忆起来,那恭喜你,你成功掌握了这门本事,如果一点也无法回忆起来,或者不停卡顿,那重新再学一遍,重新再忘一遍。
说了那么多,回到正题,课外阅读的积累到底给我们能带来什么好处?
在无数个字词句中,只有更多的课外积累才能够给我们提供充沛的词语,这就相当于是我们上阵打仗时的子弹,子弹充沛了,打起来火力就猛,你平时又不储备,打起仗来你以为你还能有多少子弹?
于此,在这节课与高年级的小朋友共同欣赏了一篇契诃夫写的悲惨短篇小说《苦恼》。
暮色昏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车夫约纳•波塔波夫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得最大限度。即使有一个大雪堆倒在他的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不必把身上的雪抖掉似的……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动都不动。它那呆呆不动的姿、它那瘦骨嶙嶙的身架、它那棍子般直挺挺的腿,使它活像那种花一个戈比就能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干。它多半在想心思。不论是谁,只要被人从犁头上硬拉开,从熟悉的灰色景致里硬拉开,硬给丢到这儿来,丢到这个充满古怪的亮光、不停的喧嚣、熙攘的行人的漩涡当中来,那他就不会不想心事……——《苦恼》节选
约纳回过头去瞧着乘客,努动他的嘴唇。……他分明想要说话,然而从他的喉咙里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只发出咝咝的声音。
“什么?”军人问。
约纳撇着嘴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劲,这才沙哑地说出口:“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
约纳掉转整个身子朝着乘客说:“谁知道呢,多半是得了热病吧……他在医院里躺了三天就死了……这是上帝的旨意哟。”
“你拐弯啊,魔鬼!”黑地里发出了喊叫声。“你瞎了眼还是怎么的,老狗!用眼睛瞧着!” “赶你的车吧,赶你的车吧……”乘客说,“照这样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快点走!”
——《苦恼》节选
这篇小说很好的揭露了那种阶级主义,地位低下的黑暗悲惨生活,无处诉苦,无人倾诉,无依无靠。
这篇小说的结尾最能引人思考,因为主人公约纳最终只能与自己的马匹诉说心事,可是却也留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尤其是孩子站在这样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的时候,他会自然而然的仿照下去。
俄国小说读起来总有一股浓浓的醉酒味,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俄国本身的那种阶级层次比较明显,因此导致这股味道里读来具有浓烈的讽刺味儿,这种味道读起来似醉酒,但是品味起来却觉得露骨,刺骨。对现实的诸多不满,都能够从这样的文字里读出来。
这样的文章不难仿照,巧用“哦!”,“该死的!”,“天呐!”,“看在上帝的份上……”,“哦,我亲爱的孩子,让我抱一抱。”
这么一用,外国味儿就出来了,这种仿照更多的可以用来写一些悲剧类的文章,会更加容易勾起悲惨的气氛,只是这样只不过是皮毛,真正的精髓,也就是你自己文章的中心思想,依然需要由你自己来把控。
说完国外的,再聊一聊《背影》,欣赏一下父亲的背影。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朱自清《背影》
这一段描写父亲攀爬月台给“我”买橘子的画面,成了一幕经典,父亲的臃肿,蹒跚,一个胖子的形象被勾勒了出来,同时勾勒出来的还有父爱如山,沉稳,无言的大众父亲形象。也正是如此,打动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心。
初中的时候读这段话,只是感觉到父亲的不容易,真正感受到泪目的冲动,是后来要出国。
父亲跟母亲送我进安检,进了里头,那通道很宽,那晚上很冷,人很少,走了两步,回头看,爸妈抱在一起,我妈钻进我爸的怀里哭。我该发誓,那是我第一次见我爸抱着我妈,那一刻是连站都不敢站,回头就往里面走,眼睛里面的泪水就不自觉涌了出来。
说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
并不是打感情牌,也不是为了一吐为快,而是为了告诉你,现在读的很多经典,你觉得没能够打动你,你觉得没什么好看的,你可以觉得怎么样都行,但是不能够小看它,不能够不看它,你可以有选择性的阅读,因为直到有一天你有了相同的经历,再落笔,一切都会显得一气呵成。
读更多的书当然不是为了眼前这点苟且的分数,而是为了有朝一日,你可以从书中了解到,你并非一个平凡的家伙,你可以有更多的人生进行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