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气候中心说,今年10月份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这拉尼娜是啥?以前不老是说“厄尔尼诺”呢,这个“拉尼娜”跟“厄尔尼诺”又是啥关系呢。
带着这一好奇心,我翻阅了国家气象局的网站。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na”的音译,是“小女孩”的意思。气象学家用以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也称为反厄尔尼诺。从近50年的结果来看,这种现象发生频率少于厄尔尼诺,强度也比厄尔尼诺弱,持续时间则大多数偏长。
厄尔尼诺:赤道东太平洋南美沿岸海水温度激烈上升的现象。由于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年末圣诞节前后,所以当地人称为“圣婴”(厄尔尼诺)。厄尔尼诺发生时,由于水温高、浮游生物减少,鱼得不到食物而大量死亡,所以以鱼为食的海鸟也将死亡或迁徙。
厄尔尼诺现象带来过哪些影响呢?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2005年大西洋飓风季出现罕见4个最高强度的五级飓风等,都是厄尔尼诺带来的。
而拉尼娜也并非性情十分温和,它也将可能给全球许多地区带来灾害,其气候影响与厄尔尼诺大致相反,但其强度和影响程度不如厄尔尼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