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路遥大大是通过《平方的世界》这本书。后来又读了他写的《 人生》和《从早晨到中午》。渐渐喜欢上了他的文字,后来在校园书店看到了他的故事,对他本人也有了一些了解。
在《平凡的世界》中,他写到“
书把少平从沉重的生活中拉了出来,使他的精神不至被劳动压得麻木不仁,通过不断的读书,少平认识到,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更广大,对人生看得更深刻,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甚至也会心平气和的对待欢乐和幸福。”这句话,让我真的百分之百坚定了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力量。
而《人生》这篇13万字的小说,他仅写了21天,他没有构思,下笔成章,因为那不是一部小说,
而更像是他的回忆和生活写照。
《人生》中的每一个人物,几乎都有他的影子:才华横溢但深陷农村的高加林、被无情抛弃的女孩刘巧珍、一身抱负终成泡影的黄亚萍……
爱恋与背叛和挣扎与劫难,其实他也曾经历过。
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本名王卫国,出生于陕北榆林清涧县,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人生》等。
路遥1949年12月3日出生于陕西陕北山区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
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
1963年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入学考试排名第二。而正当他兴奋的准备报名上学时,伯父的说
“不准上学!回乡刨挖”
1966年夏,17岁的他,
考取了当时的西安石油化工学校
1966年,“文革”浩荡而来
一纸“回乡务农,不得留城”的命令,将进城的他又打回了陕北高原。白天他拼命干活,任由汗水和血在炎炎烈日下流淌,晚上躺在炕上浑身无力。
而在着段艰难的时光里,他遇到了带给他温暖和希望的女孩——林虹。这个姑凉热情、质朴、简单,十分钦佩他,于是他们恋爱了。
在陕北荒原上,他付出了一生中最纯粹、最痴绝的感情。
路遥原来的笔名叫缨依红。
“缨依红”这个名字,是青年路遥为了纪念自己刚经历过的一场恋情。
1970年春,国家首次在插队知识青年中招工,县上决定把路遥送去当工人,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因为“跳出农门”是当时所有乡下青年的最大梦想,但痴情的路遥却把这个绝佳的机会让给了林红。
不仅如此,路遥还回家要来了几斤棉花,背到城里后,又扯来了布,缝成新被新褥子,送给心爱的人……
1970年春,国家首次在插队知识青年中招工,县上决定把路遥送去当工人,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因为“跳出农门”是当时所有乡下青年的最大梦想,但痴情的路遥却把这个绝佳的机会让给了林虹。
不仅如此,路遥还回家要来了几斤棉花,背到城里后,缝成新褥子,送给心爱的人……
可最后路遥等来的却是一封“绝交信”
“对不起,我已爱上了别人……”
读到这封信时,我的眼泪模糊了视线。
我在想:为什么深情总被辜负?路遥大大为了爱情,不顾家人反对,不顾村邻的流言蜚语,可他却失去了所有。
但他没有被生活打败,而是选择拯救自我。
。而他的笔名也由弱不禁风的“缨依红”改成了磅礴大气的“路遥”。。而他的笔名也由弱不禁风的“缨依红”改成了磅礴大气的“路遥”。
1973 年进去延安大学中文系
1980年,《惊心动魄的一幕》完稿
1982年,《人生》问世
1991年,《平凡的世界》轰动全国……
2019 年11月17 日,路遥大大逝世27周年,以这篇迟来的文章,致敬路遥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