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来的设计方法有哪些?

等价类划分

一种典型的、重要的黑盒测试方法,等价类划分法将程序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有效的和无效的)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当做测试用例进行合理的分类,测试用例由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的代表组成,从而保证测试用例具有完整性和代表性。

有效等价类指对于程序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构成的集合。无效等价类和有效等价类相反,无效等价类是指对于软件规格说明而言,没有意义的、不合理的输入数据集合。

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法就是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通常边界值分析法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这种情况下,其测试用例来自等价类的边界。

与等价划分的区别:

(1)边界值分析不是从某等价类中随便挑一个作为代表,而是使这个等价类的每个边界都要作为测试条件。

(2)边界值分析不仅考虑输入条件,还要考虑输出空间产生的测试情况。

错误推测法

在测试程序时,人们可以根据经验或直觉推测程序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性地编写检查这些错误的测试用例的方法。

因果图法

因果图法是一种适合于描述对于多种输入条件组合的测试方法,根据输入条件的组合、约束关系和输出条件的因果关系,分析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涉及的各种组合情况。因果图法一般和判定表结合使用,通过映射同时发生相互影响的多个输入来确定判定条件。因果图法最终生成的就是判定表,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采用因果图法能帮助我们按照一定的步骤选择一组高效的测试用例,同时,还能指出程序规范中存在什么问题,鉴别和制作因果图。

因果图法着重分析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每种组合条件就是“因”,它必然有一个输出的结果,这就是“果”。

因果图

逻辑覆盖法

白盒测试的用例设计方法。

语句覆盖:程序里的每条可执行的语句都要至少执行一次。(最弱逻辑覆盖准则)

设计原则:测试用例尽量少,覆盖率尽量高。

判定覆盖:每个判断的真假分支至少执行一次,就是真要至少取一次,假要至少取一次。

条件覆盖:每个判定中的每个条件可能至少满足一次,也就是每个条件至少要取一次真的,再取一次假的。

判定/条件覆盖:要求判断中的每个条件所有可能至少出现一次,并且每个判定本身的判定结果也要出现一次。

组合覆盖:每个判定中条件的各种可能组合至少满足一次。

路径覆盖:把所有可能路径至少都走一遍。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cxy0210/p/14577553.html

程序插桩法

白盒测试的用例设计方法。

程序插桩,最早是由J.C. Huang 教授提出的,它是在保证被测程序原有逻辑完整性的基础上在程序中插入一些探针(又称为“探测仪”,本质上就是进行信息采集的代码段,可以是赋值语句或采集覆盖信息的函数调用),通过探针的执行并抛出程序运行的特征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获得程序的控制流和数据流信息,进而得到逻辑覆盖等动态信息,从而实现测试目的的方法。

基本路径法

白盒测试的用例设计方法。

基本路径测试法又称独立路径测试,是在程序控制流图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控制结构的环路复杂性,导出基本可执行路径集合,从而设计出相应的测试用例的方法。设计出的测试用例要保证在测试中程序的语句覆盖100%,条件覆盖100%。

基本路径测试法包括以下4个步骤:

        (1) 画出程序的控制流图:描述程序控制流的一种图示方法;

        (2) 计算程序的环形复杂性:McCabe复杂性度量;从程序的环路复杂性可导出程序基本路径集合中的独立路径条数,这是确定程序中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所必须的测试用例数目的上界;

        (3) 导出测试用例;根据圈复杂度和程序结构设计用例数据输入和预期结果;

        (4) 准备测试用例,确保基本路径集中的每一条路径的执行;

详情查看:https://blog.csdn.net/qq_42944594/article/details/121929059

符号测试

详见:https://blog.csdn.net/Bat_Reality/article/details/123949184

错误驱动测试

pas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