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中医辨证癫痫的 “4 步自查法”,在家也能看懂体质

很多癫痫患者和家属都问过我:“能不能自己先摸清楚体质,跟医生沟通时更有数?” 其实中医辨证没那么玄乎,今天就把一套简单的 “4 步自查法” 拆给大家 —— 不用复杂仪器,在家对着镜子、结合自身情况就能做,帮你初步读懂自己的身体状态,后续调理也能找对方向。

先明确:这套方法是 “自查辅助”,不是 “替代诊断”。最终调理方案还得靠专业医生综合判断,但搞懂这些,至少能避免 “对着别人的方子照抄”“不知道自己该调什么” 的误区。

第一步:看舌苔 —— 脾胃和痰湿的 “直观镜子”

舌苔是身体里 “痰湿、脾胃状态” 最直接的反映,每天早上刷牙前看最准(别喝水、别吃东西,避免干扰)。重点看 3 个点:

1. 舌苔厚薄

厚苔(像铺了一层东西,刮着有黏感):大多是痰湿重。比如舌头表面白乎乎一层,甚至有点发黄、发腻,平时可能还觉得痰多、肚子胀、大便黏马桶 —— 这是身体里 “浊水” 多了,容易堵着经络,影响神经稳定。

薄苔 / 无苔(只有一层薄白苔,甚至舌头光秃秃的):可能是阴虚或体虚。比如舌苔少得快看不见,舌头偏红、有点干,平时容易口干、手心发热、睡不好 —— 这是身体 “津液不够”,没法好好滋养肝肾和神经。

2. 舌苔颜色

白苔:偏寒或痰湿,比如吃了生冷后容易发作,平时怕冷的人,多是这种情况。

黄苔:偏热或有火,比如生气后容易发作,平时爱着急、口苦的人,可能会出现黄苔。

记个小口诀:“厚苔看痰湿,薄苔看虚火,白寒黄热要分清”。

第二步:看发作细节 —— 找到 “诱发体质” 的线索

每个人发作的情况不一样,这些细节其实藏着体质密码。不用记复杂的术语,重点观察 2 个方面:

1. 发作时间

白天发作多(比如上午、下午):可能是痰湿或肝风。比如白天活动时容易发作,发作前觉得胸口闷、有痰,多是痰湿;要是情绪一激动就发作,多是肝风。

晚上发作多(比如半夜、凌晨):可能是阴虚或肝肾不足。比如晚上睡不好、容易醒,一醒就可能发作,平时还觉得腰酸、腿软,多是体质偏虚,夜间 “阳气收不住”。

2. 发作时的伴随症状

发作时吐白沫、喉咙有痰响:基本能对应 “痰湿” 体质,调理要先化痰。

发作时手脚僵硬、眼睛上翻:多和 “肝风” 有关,调理要侧重平肝。

发作后特别累、浑身没力气:多是 “体虚”,不管是气虚还是阴虚,都需要补一补。

简单说:“白天看痰风,晚上看虚损,发作症状对得上”。

第三步:摸脉象 —— 感知 “气血和肝肾功能”

摸脉象听起来难,其实普通人也能摸出大致感觉。方法很简单:把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按在左手手腕外侧的 “桡动脉” 上(就是平时号脉的地方),不用太用力,感受脉搏的跳动。

重点分 2 种常见脉象:

1. 弦脉 —— 像按在绷紧的琴弦上

感觉脉搏跳得很 “硬”,直愣愣的,像按在吉他弦上,一按就弹回来。这种多是肝风重,平时容易生气、紧张,发作也常和情绪波动有关。

2. 细脉 —— 像按在细绳子上

感觉脉搏很细,像一根细细的绳子,得稍微用力才能摸到,跳得也没力气。这种多是体虚(气虚或阴虚),平时容易累、精神差,发作后恢复得慢。

不用追求 “专业级” 判断,只要能分清 “跳得硬” 还是 “跳得细”,就已经能帮自己初步定位体质了。

第四步:看日常状态 —— 体质的 “日常表现” 最真实

除了发作和舌苔脉象,平时的生活状态更能反映真实体质。问自己 3 个问题:

1. 平时容易累吗?

累,稍微动就没力气:气虚,可能还会伴有胃口差、大便稀,调理要先健脾。

不累,但容易口干、手心热:阴虚,调理要侧重滋阴。

2. 睡眠好不好?

能睡着,但多梦、容易醒:心神不宁,可能和心脾两虚有关,平时可以多吃点莲子、百合。

睡不着,越想越精神:肝火或阴虚,睡前别玩手机,避免情绪激动。

3. 吃凉的、辣的会不舒服吗?

吃凉的容易拉肚子、发作变多:脾胃虚寒,要少吃冰饮、凉菜。

吃辣的容易上火、发作:体内有热,要少碰辣椒、火锅。

总结:“累看气虚,睡看心神,饮食反应辨寒热”。

自查后该做什么?2 个实用建议

把结果整理好,跟医生 “精准沟通”

比如跟医生说:“我舌苔白厚,白天发作多,发作时吐白沫,平时容易累”,比只说 “我老发作” 更有用,医生能更快抓住你的体质重点。

根据自查结果,先调整生活习惯

痰湿重:少喝甜饮、少吃油炸,多喝陈皮茯苓水;

肝风重:少生气、少熬夜,每天按 5 分钟太冲穴(脚背上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

体虚:多吃山药、枸杞,别过度劳累,保证睡眠。

最后再强调一次:这套 “4 步自查法” 是帮你 “了解自己”,不是让你 “自己诊断”。癫痫调理讲究 “一人一方”,自查清楚体质,只是给后续调理打个基础,具体方案还得靠专业医生辨证后制定。

温馨提示:本文仅为中医辨证思路科普,具体调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用药或调整现有方案,以免影响健康。本篇文章来自公众号------痫事简单说,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章 阴阳和五行 1、人体之气,以功能不同可以分为阴气和阳气。阴气主凉润、宁静、抑制、沉降。阳气主温煦、推动、兴...
    春雪画暖snow阅读 10,364评论 1 7
  • 20180911 李氏砭法治近视----道生 自从有了电子产品,大家的视力是急速下降,尤其是孩子们。 眼开窍于目,...
    accumulate7阅读 43,342评论 21 150
  • 一、九种体质具体是哪几种? (一)阳虚体质 (二)阴虚体质 (三)气虚体质 (四)痰...
    如夏_1阅读 5,907评论 2 10
  • 1懒兔子 说医不二 从迷上麻将到迷上中医。孩子鼻炎,用黄元御的,桔梗元参汤。里面几乎都是药食同源的东西,对清鼻涕的...
    空气凤梨儿阅读 10,394评论 0 2
  • 在中医理论里,舌苔犹如人体健康的 “晴雨表”,其厚薄、润燥、腻腐等变化,暗藏着体质与疾病的密码。从腻苔的痰湿困阻,...
    AI看舌阅读 95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