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东西往往只知道怎么用,却不知道何时用。
Java中有四种引用,随便一查都是文章,这些内容大体都能看明白,但细细一想发现连引用是啥都没整明白。
首先清楚类、对象、实例。在Java中通过引用操作对象,一般声明对象,其实是声明对象的引用。引用可以指向任何对象,同时只能指向一个对象,对象可以同时被多个引用指向。
强引用
哪怕虚拟机抛出内存溢出异常也不愿意回收该引用指向的对象。通过将该应用指向null,使得被强引用的对象能够被GC回收。
注:在方法中定义的引用会被保存在Java栈中,对象会被保存在Java堆中,方法执行完成后会退出方法栈,对象就会失去引用就能够被回收。软引用
在内存不足的时候就会被回收,在内存的不足的时候软引用中的对象引用被置为null,然后通知GC回收。
String str = new String("a");
SoftReference<String> strSoftRef = new SoftReference(str);
str = null
注意str = null,在此之前对象有两个引用,一个是str,还一个是软引用中的,那么如果内存不足软引用中的对象被置为null,那外面依旧还存在一个引用,这个对象依旧不会被回收。相当多的blog不会提到这一点,加上如果是浑浑噩噩看过去不懂脑子的话基本就漏掉了(还有些blog中的示例代码有问题,甚至评论区有人提出也没有改正,请多思考多甄别)。
弱引用
被GC扫描到时就会被回收,用法和软引用差不多。虚引用
相当于没有被引用,可以与引用队列进行一起使用,监测对象被回收的时机来做某些操作。
kotlin中咋玩
- 方法一
就Java的那种写法,该咋写咋写。
var str = String("asdf")
val strSoftRef = SoftReference<String>(str)
str =
- 方法二
委托属性,虽然常用by lazy,没看到别人的文章还想没想到这东西。
看lazy大致可以了解委托的实现方式,结合一些文章差不多可以写成这样
fun <T> weak(initializer: () -> T) = Weak(initializer.invoke())
class Weak<T>(r: T) {
private var reference: WeakReference<T?> = WeakReference(r)
operator fun getValue(thisRef: Any?, property: KProperty<*>): T? = reference.get()
operator fun setValue(thisRef: Any?, property: KProperty<*>, value: T?) {
this.reference = WeakReference(value)
}
}
可通过委托来实现
var str by weak { "str" }
软引用可以采用同样的写法。但是对于虚引用来说,虚引用一般配合引用队列一起使用,委托只能处理单一属性,所以就不用委托了。(可能会有我不知道的姿势?有的话请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