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化至今,仍然存在缺陷,而这些缺陷通常来源于心理习惯。比如,惯性依赖就属于人类进化的一大缺陷。相信你也有过赖床的经历,其中滋味冷暖自知。而在那个状态下,“被窝”无疑是你脑海里最舒适的状态,对这种状态的依赖,就是一种惯性心理的缺陷。而导致你有这种缺陷的罪归祸首,就是隐藏在你生活当中的“舒适区”。
从心理学领域来说,每个人的大脑都会下意识的营造出属于自己的舒适区,这种对舒适区过度依赖的行为,逐渐形成了你贪恋舒适的性格。这种性格有个特点——迟迟没有行动,脑袋一直在为“不行动”找理由,因为当下的状态刚好是他本能感受到的最舒适状态。其实,人在苏醒的时候理性已经告诉你“该起床了!”但人在睡意朦胧的时候,理性和舒适圈依赖正在做最激烈的斗争,这个时候,人往往会选择自我最是舒适的方式。长此以往,你的理性与舒适圈之间的斗争就会变弱,最后干脆不斗争了,你对舒适圈的依赖变得理所当然了,有人去叫你起床,你反而生气。内心的第一反应是——你有毛病啊,没见我在睡觉吗?
至此,你的依赖性格就这样的形成了。
如果你还没法理解“舒适区”对你的危害到底有大,我可以再给你说一个例子,这个例子的结果是,结束了一个生物的生命。
有一个很著名的心理实验,温水煮青蛙实验。实验人员往一口锅里加满了常温的水,把青蛙放入水中,然后开始对锅进行升温。刚开始时,青蛙在温暖里迷醉,有恃无恐的享受温水带来的舒适,从而精神松懈,难以察觉水温在不断的上升,直至水温威胁生命想逃出时,才发现四肢已经被麻痹得软弱无力,最终在醉人的温暖里,丧失了宝贵的生命。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的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过度依赖舒适区带来的舒适,其结果往往是及其悲惨的。
当然,人跟青蛙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类是可以思考的生物,当人身处舒适区的时候清楚的知道长期待在舒适区里会产生不好的后果,基本上有思维 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即便如此,人比青蛙也厉害不到哪里去。因为人还有个特点,会下意识的衡量后果的严重程度。而人往往会自以为是,误以为后果并不是那么严重,因此走上了对舒适区依赖的漫长道路,能拖一分钟脱离舒适区就拖一分钟,久而久之的拖延,日积月累的作用,他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固有性格,到那是,他已无药可救了,因为江山难改,本性难移。这个性格将影响他一辈子。
而更可怕的是,人对于已经习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下意识的认为是对的,不思改变,即便有人当面指出他的问题所在,他也会感到不爽,甚至排斥别人的劝告。所以,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冥顽不灵的人。其实所谓的冥顽不灵的人,并不是他不够聪明,能力有多差,而是他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性格和思维方式,他的性格和思维方式就像一个舒适区那样,他保持当下的现状自我感觉良好,所以不愿意做出半点改变,一旦有外力要求他改变,他会理解为“他在故意刁难我”。
当一个人对现状感到舒适的时候,即是他最危险的时候,既没有强烈的改变欲望,也不会主动地付出太多,所有的行为,无非是为了保持舒适的感觉而已。基本上,如果从哲学意义来看待,此人已经失去了活着的意义了。
当然,并不是想励志阅读的你,只想把这种微妙的心理影响告知清楚而已。要知道,如今的社会瞬息万变,稍不留神,你就被社会所淘汰。心理习惯就像慢性毒药,它不会立刻显现出来,它就像一个恶魔,潜藏在你周围,一点点的蚕食你的行为,破坏你的目标。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认为,要想一个人变得更改积极,逃离舒适区,似乎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但其实也不尽然,如果一味的只考虑逃离舒适区,人势必变得很扭曲——许多有职业病的人就是过度抛弃舒适区的后果。
那怎么办?
这里我们可以借鉴管理学的一个原理——三圈管理原理。如果把人的心理本质氛围三个部分,则会包含有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三个区域都是人的最基本心理本能,本能的追求舒适,本能的去模仿与学习,本能的对事物有恐惧感。而人也是因为这三个本能的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才得以成长的。所以,心理上的平衡才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不能过度舒适,也不能过于刻意学习,更不能对任何事物都抱有恐惧感。但是三种缺一不可。
也就是说,人要学会用三圈理论规划心理三圈,找到心理三圈的公共区域进行考量并追求其结构性平衡。所以这就要求人要懂得休息,懂得学习,懂得居安思危,三点共存共生长,才不会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