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法则
"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others do unto you."
如你希望被对待那样,对待别人。
“黄金法则”,普遍适用于社会交际的多数场合。它告诉我们,要设身处地的替他人着想。如果忘记做家务,我当然希望妻子能体谅这是我工作太忙的无心之失,而不是刻薄责骂。“同理心”能教会我们如何善待他人。
“黄金法则”之所以成立,是因为我们所有人在很多方面都是类似的——我们都需要爱、需要被接受,我们都会经历欢喜、忧伤、恐惧和失望。在某种特定情境下,我们所感受到的,往往也是其他大部分人会同样感受到的。
但也有很多情况中,我们的需求、体验和情绪会带有个人色彩。
而此时,遵循“黄金法则”会把我们引入歧途。举一个例子,亲密关系中的依恋人格,就是如此。
依恋人格,是在婴儿出生后头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内,通过和母亲的互动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深刻的情感纽带。如果孩子可以安全的依靠妈妈,他们就能以此作为基点,开始去逐步探索,了解这个世界。当感到危险的时候,他们会退回到妈妈的怀抱,寻求安抚和情感寄托。据统计,大概有2/3的孩子属于这种类型,剩下的1/3,则可能归于其他两种类型:疏离型 -- 当孩子发现母亲没有办法给予他们支持,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焦虑型 -- 只有当他们表现的特别吵闹不安的时候,才能获得妈妈足够的注意。
在我们婴儿时期形成的依恋类型,会影响我们日后选择与朋友、伴侣的相处模式。这种人际模式又可以分为两面,一是对伴侣的理解,例如,他们是否是可以信赖的,是否能在我们需要的时候给我们足够的支持;二是对自我的理解,意思是我们自己是否值得对方的爱和关怀,是否能通过与他人建立情感纽带,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当两个安全依恋人格的人进入亲密关系时,其本身天然的人际模式能自然的让他们彼此靠近,成为对方物质和情感的寄托。这些人无疑是幸运的,而“黄金法则”也实用于这种情况。但当亲密关系中两人的依恋人格不同的时候,麻烦就产生了。
Jeffry Simpson 和 Steven Rholes在他们最近的文章 --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中提到,依恋行为模式的差异在两人关系经历考验的时候,最为显著。
当双方处于甜蜜期,彼此需求的不同并不明显。而当冲突产生,比如某一方忘记了回电话,回短信,或者在约会时迟到了很久,这时,依恋人格差异导致的问题就凸显了出来。
疏离型:在亲密关系中,疏离人格的一方害怕展露自己的弱点,因此会特别表现出独立,即通过“一切都可以自己搞定”来体现自己的力量。在压力时期,他们往往会退回自己的空间,切断与伴侣的联系。
焦虑型:这些人特别害怕被伴侣遗弃。他们往往对感情投入很多,但也会常常怀疑对方承诺的可靠性。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够格”,不值得被珍惜。这种不停索取的行为,会把对方吓跑,结果反而更加强了他们“我不够好”的这种自我认识。
当然,上述的分类不是绝对的。一个人可以是疏离型,焦虑型,也可能程度很不一样。但如果你在疏离和焦虑两项的得分都很低,那么就应属于安全型。这种类型的人追求亲密关系,对情感保持开放态度,信任另一半对自己的承诺。他们知道,“我是值得被好好对待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你在成人之后,就无力改变即成的依恋类型了。事实上,在我们经历不同的情感关系后,我们的依恋人格也会逐渐变化。一个疏离或焦虑型的人,如果ta的伴侣安全度很高,那ta也可以通过与对方相处,来降低自己的不安全程度。当然,要改变一个疏离或焦虑型的人,你需要付出特别多的理解和努力。比如,对待一个焦虑型的伴侣,你需要提供比你自身理解更多的安慰和关怀。而对待一个疏离型的伴侣,当ta退回到自己的世界里,你则需要留给ta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这个方法被称为“伴侣间缓冲地带“(partner buffering)。也就是说,你以伴侣的需求,而不是自己的需求,去对待ta。当你这么做的时候,ta的压力就会减轻,你们关系的冲突就能得到缓解。所以,如果你的妻子属于焦虑型,就算你只迟到几分钟,也记得给她打个电话。当她感受到你的支持,就能给予你更多支持。又或者,你疏离型的丈夫想要一个人呆着,请尊重他的选择。这样,他之后就更可能以开放的态度来回报你。
做到上述要求并不容易,你需要有强大的自我意识,及足够的决心采取与直觉相违背的做法。在疏离和焦虑的伴侣关系中尤其如此。你需要首先清楚了解自己,以及伴侣的依恋人格类型。其次,你要特别注意不为“黄金法则”的直觉误导,坚持遵从理性的声音。
如果你是一个焦虑型的人,请时刻不忘提醒自己 -- “我是值得被爱的”,ta是值得信任的。
如果你是回避型的人,那么你需要给予ta更多的情感支持。当ta要求回应时,不要退缩,给予安抚及ta需要的一切保证。
亲密关系需要满足双方彼此的需求。但是,使用“黄金法则”来猜测对方的想法,并不可靠。
我们不应该仅仅给予ta们我们自己想要的,而是ta们真正想要的。
当ta们的需求获得满足时,ta们会感到安全,幸福,进而也有能力来回报和满足我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