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心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人类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体积约相当于一个拳头大小,重量约250克。女性的心脏通常要比男性的体积小且重量轻。人的心脏外形像桃子,位于横膈之上,两肺间而偏左。
人体有第2个“心脏”?标题党?还是哗众取宠?
别瞎猜、别乱想,好好往下看!不然我要打响指了!
问题一,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如何使往下流的血液反重力回到心脏?
从心脏送出的血液会运行全身,再经由静脉回到心脏,但心脏并不具备析回血液的力量,人体约有70%的血液会集中在下半身,假如血液不断的囤积,人类就会死亡。
是什么让血液回送至心脏,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这就是人体第2个“心脏”---小腿!
你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行走时小腿肌肉会膨起又收缩,小腿肌肉时而用力收缩时而松弛,与挤牛奶的动作相似,可以将血液回送至心脏,促进循环,尤其在步行时作用力最大,早已超过它本身用来行走支撑身体的作用,在我们身体里,就像水泵一样促进血液循环的脏器就是心脏,而人体70%的血液确由小腿负责泵回心脏,所以说小腿是人体的第2个“心脏”就不为过。
通过一个实验能证实,坐在椅子上30分钟后,小腿上方的血流速度就会减缓到坐下前的一半,双脚一直到傍晚便会肿胀难耐,这是小腿的泵功能未能正常发挥的缘故,一旦小腿的泵功能不良就会引起其他各种疾病,比如可怕的静脉血栓。
很多人对静脉血栓知之甚少,深静脉血栓,即血液非正常的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在美国每年约有50万人发生深静脉血栓。在我国这种疾病的发生率也有所上市趋势,相关数据表明外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总体发生率高达25%~50%。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一套血管系统承担着运输血液,维护身体脏器供血的职责。其中动脉负责经肺循环氧合的含氧量较高的血液输送给全身脏器和组织,在脏器和组织进行气体交换后,通过毛细血管回流静脉之内,再由静脉将血液送回心脏,开始新一轮的循环,正常情况下他们各司其职,血液正常运行,如果静脉回流遭遇障碍,甚至有不良的代谢物质流回心脏就会造成致命的肺栓塞而猝死。
《人民日报》举办的“中国老年足部健康高峰论坛”上公布的《中国老年群体出行与足部健康调研报告》显示在调查的样本中有近6成的老年人面临出行难,其中有38%的老年人没有特殊需求会选择不出门,而造成老年人不爱出门的原因是自身健康因素达到了31%,这其中又有73%的老年人是由于足部问题,进而导致出行难。
不论年纪,不论老少,我们的腿部保养刻不容缓,尤其是经常坐,长时间坐姿的人群!更要引起警惕!
还等什么,让我們一起走起来!让腿动起来!
平常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几项按摩和运动来增强腿部这些肌肉的力量,让双腿更有劲!让我们人体的第2个“心脏”更加强劲!
一、按摩方法
血液流过静脉回到心脏,大约每隔5厘米就有一个防止血液逆流的瓣膜(阀门),需要强而有力的向上推力到才能开启。
平时只要揉一揉小肚腿,便能开启这些法门,并将滞留于脚部的血液送回心脏,按摩小腿可以说是改善血液循环的关键,记住一定要从阿基里斯腱(位于足踝后侧),往膝盖后侧按压,这样才能促进血液回到心脏,搭配腹式呼吸法,按压时吐气,肚子往内缩,放手时吸气,缓慢进行。按摩前后多喝温开水,补充水分。
二、运动方法
小腿肌肉训练:通过臀大肌,臀中肌,胫骨前肌和小腿三头肌的运动来实现。
1、 桥式运动,仰卧双手放于体侧或交叉食指握于胸前,双腿下肢弯曲支撑于床面,使臀部抬离床面完成伸髋、屈膝、足平踏于床面的动作,每次坚持6~10秒钟。
2、 直腿抬高,仰卧膝关节伸直,为了固定骨盆和下背部,一条腿的髋关节和膝关节弯曲,并将脚踩在床上,然后抬起另一条腿,升高15厘米,这个高度最能锻炼腿部肌肉,最好能坚持6~10秒,如果能够耐受,可循序渐进的在踝关节处加沙袋,提高阻力。
3、 立位提踵,两脚前掌站立于平地上,反复的做提踵动作(即抬脚后跟)。
训练时候切忌不要憋气,预防血压升高!
最后,提醒大家,和年轻人相比,中老年日常要更多注意护腿,一是注意保暖,促进血液循环。二是穿宽松的裤子和鞋,多晒太阳不仅有利于保暖,还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形成,避免双腿钙的流失,能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