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景点之后要回到西四西行便是阜成门内大街了,不得不提的是这条路右侧拐角是一处新华书店,古宅本就对我极具杀伤力,而它宫廷式的古色古香和它书店的身份给这条街增添了不一样的烟火,让我爱这条街又多了一个理由,自然美景和精神的岛屿始终是人崇尚的双轨,不可或缺。
书店里处处都彰显着中式的元素,雕梁画风的门楣,木质的楼梯,高悬的灯笼,红色的木柱子质朴中透着奢华,木榫和房梁吻合的形式让这建筑一下子回到古代,让心也一下子归于沉静,它便成了我定期赴约的所在,那种美好对你的脚步形成莫大的磁场,总是不期而往之。每到新的城市甚至国外都特别喜欢去书店,看不懂文字也可以感受书和墨香带给我发自内心的快乐,偶遇一些老者颤巍巍地翻看书籍,一些孩童坐在地上心无旁骛的那份专注都会让我心生感动,爱书的人不会差,爱书的国家也不会差。
过路口便是广济寺,是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北宋……里面依旧香火鼎盛,很多虔诚的香客或跪拜或在殿门一角席地而坐默诵经文,沉浸在自己的信仰里,与外面的繁华俗世恍若两个世界,我虽不是教徒,却喜欢在这样的氛围里缓缓而行细致体味,你会去了浮躁、戾气,去了对物质名利诱惑的追逐,去了人际繁杂的困惑,世事回归简单,你会找回淡然找回自己,会听到内心花开的声音,会默默地祈祷一切静好!书带给你灵魂的抚慰实外力不可及也。书店成了我人生意义的驿站,不说催发却一定可以减少灵魂深处的喧嚣。
街对面是中国地质博物馆,占地面积颇大,是亚洲最大的地学类博物馆,还没有参观过,却一直在觊觎中。生活在北京我总会窃喜,有多少资源只要你愿意随时可以共享而居于外地却要不远万里。
西行便是历代帝王庙,是全国建筑等级最高的庙宇。庙中主殿景德崇圣殿的规格仅次于故宫太和殿,里面空旷古旧,供奉着历代帝王的牌位,喜欢历史的是一个好去处,可以真实地历数帝王将相年代变迁,每每观之心里都感激上辈给我们留下的这些宝藏。还记得第一次去是带着女儿和小侄儿,这种历史古老的地方他们居然看的津津有味我很觉欣慰。
再西行便是妙应寺,它的古旧给我印象深刻,寺内白塔比北海白塔还要历史悠久,是元代印尼人设计建造的,成为中尼文化交往的历史见证。如今没有翻新的地方不忍卒视,那种风烛残年的斑驳沁润在木纹间、漆皮里、青砖的凹凸里、石狮子被风化后模糊不清的容颜里,它们历经坎坷作为历史的实证传至今日,每每看到石狮子面尘归尘土归土的样子,脚下是球还是小狮子都要细辨时都让我无限感慨,那香炉内鼎盛的香火曾缭绕着帝王多少国泰民安的寄托,多少百姓精神上渴望的护佑,如今寺内寂然无声,殿宇悄然敞着大门,猫咪慵懒卧在光圈里,世事洞明也终将谢幕……
继续西行北拐便到了宫二条附近,这里是文学巨匠鲁迅的故居,里面有鲁迅的小四合院住所和旁边开辟出来的的鲁迅博物馆,鲁迅先生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是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去拜望过多次,参观免费但要身份证,有次忘了带,检票的人听说我是个老师便痛快地放行了,心里不免骄傲,虽学问无法企及却也是做了同行……童年刻骨铭心的记忆来自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来自呐喊,来自血馒头,来自祥林嫂,来自她圆规一样的伶仃站立和她絮叨时眼睛的间或一轮……记忆的碎片每每在参观时又慢慢穿织成线,回到之前,回到鲁迅夹着书本长袍翩然而过的样子……
回到阜成门内大街,对面如今是高楼林立的金融街时尚白领活动的金融商圈,一直对现代元素略有抵触从未至前细看,那些现代好像离我甚远,我想我是老了……再西边便是此行的终点阜成门了,城门是没有了,现在的标志该是阜成门纪念石了吧……
兜兜转转只走了一条街 ,我也絮絮叨叨只说了个皮毛,要想细品北京城的美,单是这街上的每一个景点都够您欣赏几天,这里有皇家宫殿故宫、皇家园林北海、景山……古朴幽静的四合院、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形容逼仄的小胡同,……徜徉在这条京味浓郁浓缩了帝王百姓精华的最美一条街上,你才能更深切地感悟到帝都北京的无限魅力,我转了十年都没转遍更转不够 ,您呢?
且缓别急,都是咱的,慢慢看细细品,那滋味会像阿香婆熬制的牛肉酱,浓郁的香慢慢渗进您的心里,所有有形的美都会变成无形的财富藏在您心间慢慢自己制作成胶片,时空交叠它们会还原成堆云积翠的景致,还原成栩栩如生的画面,只要想就会形神兼备滋味丰满地闪现,那别样的幸福啊,不要把我的心溢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