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明对中华历史的最大启示

三星堆大立人手中的“荐礼”揭示华夏文明最早的“王权密码”!




作者:翁卫和

在三星堆博物馆展厅里,最吸引人目光的,莫过于那尊高达2.62米的青铜大立人像。千百年来,人们惊叹于其宏大的气势、独特的造型,但或许忽略了一个更关键的问题:

他手中到底拿着什么?为什么它如此重要?

答案,可能深藏着华夏最早的“天命王权”逻辑,是古代尧帝在“天府神庙”中向上天推荐舜、禹为接班人的“荐礼”象征!

一、三星堆大立人是帝尧“荐贤禅让”的具象化表达

在华夏文明的起源传说中,尧禅舜、舜禅禹的政治模式,一直被称为“最理想的王序传承”。

而三星堆这尊大立人,身着神袍、直立高台,庄严肃穆。他手中的“象牙”和“蛇形物”并非装饰,而极有可能是尧帝推荐舜、禹的“礼器象征”:

• 龙象牙 —— 舜的图腾象征(有虞氏以象为图腾)

• 龙蛇形物 —— 禹的象征(蛇、龙与其治水、龙门等传说密切相关)

这正体现了“以德举贤”、“君权天授”的王权理念。三星堆通过这尊大立人,向我们揭示了华夏早期社会通过荐礼制度确立王统正统的文明密码。

二、荐礼制度,是古代王权合法性的根基

在华夏古史中,王者传承并非依靠血统世袭,而是通过天命、德行和祖先认可的“荐礼”制度完成。

三星堆正是这一制度最早的物质化展现:

• 祭祀用品中的青铜面具、神树、金杖,象征着“天地—祖先—君王”的多重中介结构;

• 青铜大立人位于最核心区域,其“荐贤”形象极可能就是夏人在尧王神庙中,通过宗庙祭祀、君主礼制,完成“天命传承”的实证记录。

这一点,在历史记载中也有印证。《尚书》《山海经》《逸周书》等古籍中,均提到尧向天帝禀告,将舜推为继位之君;舜继位后,功德卓著,再传天下于禹。

三、三星堆是“禅让政治”视觉化、仪式化的高峰

三星堆的文明核心,并不是简单的青铜技术,而是以德治国、天命立君的政治智慧。

• 王者必须经由祖先神灵认可(宗庙祭祀)

• 需有“荐礼”作为凭证,象征其德行与民心

• 王权合法性不靠征服,而靠礼制与天命

这些理念,在三星堆通过青铜雕塑、黄金饰品、玉石礼器得到了高度艺术化的实现,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政治神话装置”。

四、从青铜大立人看华夏早期文明的深度哲思

我们不妨换一个视角看这尊大立人:他不是神祇,而是人间的帝尧;他手中不是装饰,而是献于上天的荐礼。

这是一种高度抽象、却极具现实意义的政治行为——

用仪式化的方式,将“德者为王”的理念,转化为宗教行为和视觉符号,以稳定社会秩序、传递文明逻辑。

这,正是华夏文明的根本特征——礼治与德治并行,王统与神统共构。

五、结语:三星堆,是华夏文明王权思想最璀璨的诠释地

在今天重审三星堆的意义时,我们不应仅将它视为青铜工艺的奇迹,而应看到它背后深藏的文明观念:

• 王位不是继承,而是天命所归

• 接班人不是长子,而是德才兼备

• 王统不是偶然,而是荐礼制度确立的合法性

青铜大立人手中的“荐礼”,是一份被尘封四千年的政治宣言——华夏王统社会,从始至终皆为“天命所归、以德立人”。

这,就是三星堆文明对中华历史的最大启示。

三星堆可以称为是同时代中人类历史最伟大的文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