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暮秋似乎来得格外的迟,金桂的花儿还一簇簇得散发着令人流连的香气,墙头的丝瓜还沉甸甸的坠在藤上,鸟雀依然在欢快地飞檐掠影,墙角的菊花便也迫不及待地开放了。于是,这热热闹闹的秋,全然没有萧瑟的气息。许是我心急了些?又或者,活的通透了,心境便也明朗了!
幼年时,秋天是悠长悠长的日出日落,橘色的朝霞和傍晚的火烧云比任何一个季节都能激起孩童天马行空的遐想。少年时,秋天是校服单车在清晨的薄雾里穿行,利落的白衣短发憧憬着象牙塔的钟声。那时的我,最爱自己的住所秋天时的景象:深秋的院落,鹅黄的银杏叶作别树枝,在秋风中漫天飞舞,淅淅沙沙,哗哗啦啦,阳光穿过叶的间隙,斑斓的洒在平实的土地上,像是把夜里满天星辰都摘了下来,洒了一地。我闭上眼睛幻想着自己能生得一双洁白的翅膀,穿梭在如雨的落叶中翩跹作舞,陶醉在那绚烂多姿的秋色里,连呼吸都充溢着落叶独特的气息。
然而,少年总是要读书做功课的,总是要在众多美文中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以求得高分。于是绞尽脑汁、标新立异,为赋新词强说愁,写出让老师都忍不住拍案叫绝的伤秋的文字,自顾自咀嚼欣赏回味无穷,还要用傲娇的目光摩挲着作文本上红彤彤的高分沾沾自喜。而今想来,尤记得那种欣赏持续了大约三篇作文之后,老师受不了了,在早读课上看着我灿若朝阳的脸,反问我为啥明明青春年少、意气风发,偏要感时伤怀、满腹苦水?为啥怀着才华不去感知生之欢愉,偏要凭空捏造无限寂寥?老师明示:“年少不知愁滋味”,以后谁再敢写伤怀的作文,便再也没有高分了!
是啊!一来,“年少不识愁滋味”,那个喜欢四十五度仰脸看天空的高中女生,看云,看雨,看飞鸟,在上学的路上享受雾水沾在睫毛上的沁凉,晚自习时看窗外的万家灯火,在云销雨霁时寻找彩虹的方向,在书海里追逐长大成人的梦想……哪里来得悲秋呢?二来,春生夏长,秋韵冬藏,正如叶子告别老枝,万物都遵循自身的规律,我们亦当遵从自己的内心,怎能为浮华虚名而违背了写作的初衷呢?当年多亏老师一语,醍醐灌顶,如今而立之年,虽确实尝了些人间离愁悲苦,却总记得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尊重自己的本心,纵使再迎瑟瑟秋风,依然平和、微笑,并且感恩。
当时年少,不明白父亲为何总是日复一日的,把我深爱的满院地毯似的落叶都扫归一处,然后付之一炬。很多年以后才明白,过去的总要过去,不要流连在昨天的脚步而错过黎明的晨光。
当时年少,不明白母亲为何总是将院门紧锁,谢客门外。很多年以后才明白,读书人,心必静,非宁静无以致远。
当时年少,不知衣衫薄,不懂父母恩,不知异乡求学路上,秋风为何萧瑟,秋水为何长?
当时年少,多少读不懂的道理、听不懂的歌,多少放不下的执念还有数不尽的秋风扫落叶……
如今,秋天是金桂久久不散的香味儿,是墙头沉甸甸的丝瓜,是经得住寒潮的留鸟,是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菊。秋天,是背负着沉重的行囊依然上扬的嘴角,是在逆境中紧咬的牙关。秋天是百转千回的古筝一曲,是偷得浮生半日闲时轻呡的一盏香茗,是回望年少轻狂时的自嘲,是已经预料到的以后——若干年后的另一个秋天,当我再次回首过往时,一定还是会对现在的自己唏嘘不已:“当时年少不知秋!”
张雅丽
2018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