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到底有多热?看看现在乌烟瘴气、花样百出的共享经济项目就能知晓。停满大街小巷的共享单车,在各大餐馆前台的充电宝,从普通轿车到豪华跑车的共享汽车。还有一些更小众的产品如共享篮球、共享马扎等不知所谓的项目也来凑热闹。虽然有很多都拿到了大笔大笔的融资,但也有许多因为没有后续的资金而关门倒闭。而有更多的创业者认为只要是一件物品的共享经济项目,就都能一直走下。
这些共享经济项目太不接地气
前不久在上海有共享遛娃车出现在街头并投入使用。这些颜色为黄色的遛娃车安装有四位密码锁,使用时需要进行实名认证和手机注册。根据是否缴纳押金,共享遛娃车的收费也不同:缴纳99元押金,用车1元/0.5小时;暂不缴押金的,为2元/0.5小时。而据透露,目前已经投放的第一批遛娃车已经暂时被相关部门陆续清理。
即使共享遛娃车企业的负责人再三表示自身的正规,但从功能性上来看,共享遛娃车并不具备可持续性。一般而言,使用遛娃车的时间都较长,而且考虑到卫生和安全问题,家长一般不会选择去租用这些所谓的共享遛娃车。更让人无奈的是,这些共享遛娃车设计较为简陋,实际的售价较为便宜,仅为数十元。而99元的押金,反映出企业对现金流的渴望,从而证明这个共享项目有点是伪需求。
而在广州则出现了共享雨伞,试图去解决在下雨天人们没带伞出门这一痛点。但根据采访,有许多的伞被借用后却一直没有归还,致使租借点经常没有伞可租借,那这样的机器就如同虚设了。其实在广州这个大城市里,现在每个地铁站点都可以交20元押金就可以免费租借雨伞,并只需要保留租借条就可以在广州的任意一个地铁站归还了。这样对比起来这样的一个共享雨伞需要找到指定归还点方便很多了。
除了以上这两个成本较低的项目外,之前在杭州就现身了共享豪车,动辄上百万的豪华跑车只需要缴纳1万左右的押金,就可以以每天1000元租金把车开走了,这无疑是一个噱头的项目。对于小市民来说当然每个人都想拥有一部豪车,但这无疑是不现实的,又有多少市民有这个胆量去把豪车开走呢?一方面豪车的驾驶功能使用上与普通的轿车有所区别,所以在使用上可能会不习惯,另一方面如果在马路上发生了交通意外后这到底要赔多少钱呢?虽然这些豪车都已购买了保险,但又能赔多少呢?更有的是在天朝这样的马路状况,真的可以轻松让跑车开到时速上百公里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奢侈品能否成为下一个风口?
随着上面所说的共享豪车后,是否在之后会出现共享高档的包包、饰品、服装、太阳镜等太阳镜等,其实这些共享项目都有着一定潜力,但未必是一个大众都用得上的产品。相比出售二手或是折旧打折,将其共享出去,满足大众对奢侈品的短期需求,无疑更符合当下的消费理念。
共享经济不应“走火入魔” 更应“顺势而为”
现在的共享经济的确是有些“走火入魔”了,想入局的创业者似乎都在考虑什么东东能够共享,却完全不考虑日后的发展潜力和运行模式。共享遛娃车、共享雨伞就是典型的例子,它们虽然和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一样都是随时随地能够借还,却完全是迥异的两种形态。
相比之下,共享法拉利虽然看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却真正满足了部分人的需求,也预示着新的风口。可见,共享经济不应“走火入魔”,更应该“顺势而为”。关键就是从社会、大众角度去出发,能够真正满足刚性需求,而不是拍脑袋就上马项目。不过看看已经“着魔”的国内创业者,接下来会在共享领域闹出怎样的幺蛾子,大众都不会觉得稀奇。
看完觉得好的请点一下喜欢,觉得有意思的可以打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