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有锤子的人,看什么都是钉子。最近这句话真是完美地诠释了现在的我。
因为时间比较有空,在思考要不要生二胎的问题,这本书就成了一本二胎种草书。
哥哥和妹妹的美好生活,有一位正直善良的爸爸、有一位有点严格但是非常有爱的保姆、有一位传统观念很强的姑姑,有一群善良的邻居,还有一些爸爸的同事、小镇的工作人员,就是这样一个小镇上的故事。
爸爸的教育只能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给孩子自由、让他们去尝试一切,但是有原则,不放纵。
划线点一:
“如果你能学会一个简单的技巧,斯库特,你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就顺畅多了。你永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
“是这样吗?”
“……除非你钻进他的皮肤里,像他一样走来走去。”
划线点二:
关于什么是妥协:
“是彼此都退让一步,达成一致意见,事情可以这么解决。”
划线点三:
关于保姆卡波姆为什么在黑人环境里说话去接近黑人的群体,而不是说更标准的白人群体的话。
“一个人没必要把自己懂的东西都展现出来。这不是淑女的做派——再说了,人们不喜欢他们身边有什么人比他们懂得多。”
还有更多精彩内容,看着看着没有做笔记,就截不出来了。但是小女孩的视觉讲述自己的生活,讲述关于真善美的理解,讲述黑人与白人的问题,看起来很舒服,看完之后回味无穷。
现在能够理解,一本小说,为什么能够在1961年获得普利策奖并畅销全球。在最近一次民意投票中,它甚至压倒《圣经》,成为“最具启示意义的书”。
豆瓣上这样介绍这本书:
它塑造了人类家庭教育的典范,并提供了极具可操作性的实例与示范。它着力教导孩子如何在磨难中历练风度,在不公平中积累正气,如何在充满丑陋与问题的世界中塑造自己的道德底线,保持精神的体面。
除此之外,书中的阿迪克斯这位平民英雄父亲为迷茫的父母提供了一本教育说明书:如何去鉴别孩子的问题,那些是年龄造成的,应该给他们时间去成长,哪些问题又是成长中的关键,是原则问题,必须及时干预;父母应该是什么样一个形象,在复杂的社会中,哪些方面应该去适应去顺应,哪些方面应该坚持自己的立场,哪怕要为此付出代价。
值得父母们抽出宝贵的时间读一读,孩子们阅读它,也能学会勇气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