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与兵家

中国谈道的似乎有两家,一个是老子之道,一个是周易之道。

这二者颇有不同。

老子之道隐微,讲究“天下之道莫柔于水”;而周易之道明锐,最明显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实全面来讲是刚柔相济)

就我个人来说,更喜欢周易之道多一些,它比老子之道多了刚强进取之心。

想起了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

我认为那是中华民族文化最灿烂最辉煌的时期,后续朝代的文化兴旺无一不根植于此时。

在汉代以前,中国人多的是舍生取义,尚武进取。两汉时期的艺术作品之所以雄强豪迈,气势昂扬,与当时的社会风尚和民族精神不无关系。想一想“好汉”一词由何而来,即可知晓。

可惜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坑了后代子民。

本来儒家之说也是中华文化经典,可是由于它单一的发展,对外来学说的排斥,最终结果走向了懦弱——至少我的感觉如此。宽袍大袖,坐而论道,就是我心目中儒的形象。(铁铸傲骨,有忧无惧,也是儒家形象,可是这方面太少了。)

如果现在让我教小学生读典籍,四书五经之中除了周易,我决不让他们读其它几本。

我倒想让他们读一读《孙子兵法》。

人类有三达德:智、仁、勇。

儒家只占了一个仁字(虽然儒家典籍中也有对智勇的论说,可是太过单调,缺少智慧的灵光),而兵家则讲求“智、信、仁、勇、严”和“道、天、地、将、法”,二者之间的差别不可同日而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从来不知道的减肥新法 从2014年开始推广低碳饮食到2015年的史前饮食到2016年的生酮饮食到后来的均衡营养,...
    晃悠的老刘忙阅读 378评论 1 1
  • 雪龙随风长,万里不断绝。 千山关不住,恣情安知何?
    宏波_阅读 170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