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玲
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的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虽然爷爷那辈之前是中医,但是,不知什么原因,不再从医了,从我爷爷那辈就开始务农,因此,所有的农活,父亲都会干。
父亲文化不高,上到国小毕业,在那个贫瘠的地方也算是有文化的人了。
他性情随和,生活里随遇而安,不争不抢。但是,他也有梦想,就是当兵,可是,因为种种原因,他没有当上兵。为了弥补自己,他总喜欢穿军绿色的中山装。在我的记忆里,家中经济尚可后,他就一直有一件那样的衣服,或在衣柜里,或穿在身上,从没缺席过。
父亲历来是个少言寡语,又略显木讷的人,说话从来不会温言软语,我不记得他什么时候对我嘘寒问暖过,也不记得被他抱过,更不记得被他打过。有时,我甚至觉得,他是个冷漠的人,也是个不疼爱我这个女儿的人。所以,与母亲相比,我对父亲的情感也是淡淡的。
我结婚后,远在外地,一年半载才能回去一次。平时通电话,也都是和母亲聊天。有时,打电话是父亲接起,然而,不等我说什么,他就会说:“等会儿啊,我喊你妈去”。有时,我故意说:“我不找我妈,就是想和你唠一会儿嗑”,他就在那头呵呵地笑,然后是我问什么,他就用最简洁的话语回答。我若不问,电话里就是一段静默。
有一年因为忙,实在走不开,我就没有回去。一天妈妈给我打电话,说我爸要坐第二天的火车来看我,说他惦记我了。我还和我妈笑说:“真是难得!”我妈说我爸那段时间经常问她,我什么时候回去。我妈告诉他我没时间回去,过了两天后,他就说要来看我。
第二天,我到火车站去接他,远远的,就看见他挎着一个大大的、鼓鼓的包,正一边张望,一边斜着身子往外走。包本来宽宽的带子被坠得紧紧地滚成一根粗粗的绳索挂在他的胳膊上,因为用力,他的整个身子是斜着的。不用问也知道,那包里是妈妈装的满满的,我爱吃的东西。看着很重,我马上跑上前和爸爸说,把包给我拿吧,便伸手去接。可是,爸爸连犹豫都没有犹豫,就用另一只手粗笨地把我的手挡开,说:“你拿不动”。
或许,原来的我的确没有他力气大,但是,当他已经快七十岁,而我才四十多岁时,我想我的力气应该比他的力气大的吧。
但是,他挡开我胳膊的那一刻,他什么都没想,只是一个下意识的动作。原来,在他心里,他还不是年近古稀的老人,而我依然是那个幼小的,弱不禁风的小女孩。
那一刻,一股暖流悄悄涌进了我的心里,涌上我的眼睛,热热的,那应该就是父亲爱。像休眠的火山,表面很清冷,内里却是火热的。
其实,仔细想想,在生活中的很多细节里,也能找到父亲对一个女儿的爱的。只是,他不善于表达,和我沟通也少,我就在无意间忽略了他的爱。
母亲是个严厉的人,我小时候又不是个安分的,所以,常常挨母亲的责骂,严重了就会挨打。我每次挨打时,只要父亲在家,我就会往他身后躲,父亲总是拦着母亲,阻止她说:“打几下就行了”,让我尽可能少挨几下打。这其实就是父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守护吧。
小时候,我们家在村里是比较早买了农用拖拉机的。我那时大约不到十岁,对这个“宝贝”稀罕得不得了。有事没事都要去摸摸,拿着抹布像模像样地东擦擦西抹抹,擦擦抹抹的时候,就理所当然地坐上去,假装开车。小时候的我个子矮小,坐在农用拖拉机座位上脚还够不到离合器和刹车,只有站起来才能够到,可是我一点也不气馁,总去装模作样。
父亲见我这副摸样,就教我开车,他让我记住档位,把着我的手教我如何挂挡,什么时候应该踩离合器,要踩到什么程度,和我强调刹车的重要性。
在我理论都过关后,他开始教我实战。他坐在旁边,挂着2档,车慢得如同爬行的蜗牛,然而我的心却跳得像一只狂奔的兔子,激动和自豪满满的像煮开了的水沸腾得快要冒出来。
我学得极其认真,学的过程中,父亲从未责备过我一句。只几天的时间,我就已经学得有模有样。
现在想想,在那个时候,那个环境里,一个父亲对孩子的最好的宠爱大抵也就是如此的吧。
后来,我的技术越来越熟练,在需要开车时,就常常是我开车,父亲坐在旁边的座位上关照着,我因此就成了那个小山村里第一个会开车的小孩。这也为我上班后,考驾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有科目都是一遍过。
教练还问我是不是开过车,我笑笑不答。心里想着,我的驾龄可能比教练的驾龄都长,哈哈,有点狂妄了,还好是在心里。对此,我要感谢我的父亲,因为是他这位启蒙教练教得好呀!
与小女
韦庄(唐)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父亲当年教我学车时的心情也许就如这首诗中的父亲面对小女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吧,有无奈更有疼爱。
我们常说父爱如山,可见天下的父亲大抵都是如此的。我的父亲不伟大,很平凡,而他对我的爱却一直像山一样默默的,也一直稳稳的在那里,从不缺少。
老爸,我看见了您对我的爱,谢谢您,父亲节快乐!
置顶文章,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