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给工作室买了10颗多肉。小芽儿都嫩嫩软软的。
不足月,就已叶片敦厚,新芽冒出,生机勃勃。
朋友见了都问,用了啥用了啥?生根粉?特殊的土?增长液?
其实啊,都没有。
自从有了小丫,从前出门都是我搭讪别人,现在都是别人来搭讪。
这孩子还能说“我不高兴了”?她还能按你说的来?她嘴巴这么溜?!
生小丫之前,自己心心念念想着的“一定不让她当‘别人家孩子’”,没想到这就开始有了打破的味道……
群里、身边的朋友也会问,咋教的?怎么培养的?用啥秘方了?
其实,也真没有。
买了多肉回来,按照喜阳喜阴的习性,放在了工作室不同的窗台边,然后根据天气情况,每天、隔天或是每周的浇上水。然后,每天蹲在植物跟前儿,看看,哦,你又发了新芽啊,你真努力!哇,你的叶尖变红了诶,更漂亮了!~嘿,你已经戳到了玻璃上啦,我给你转个方向。看上一圈儿,然后,敌不动我不动,多肉反正是不会动的~
最容易爆盆的子持,已经从小指甲盖大,长得占据了四分之一个大花盆!
所以,我仔细想想,养好了,唯一的理由的就是,我按它的自然习性来了。
出去学习一周,提前一个月就开始给小丫做各种各样的心理建设,小丫两岁一个月,理论上是不该离开的年龄,但一定要去,那就做好“预备”!就像长途旅行前,给家里的植物制作“滴漏式浇水器”一样。录了音,准备了礼物,提前约定了“秘密”,读了绘本……小丫看似表面上接受了,但实际上?哪儿会有两岁的孩子,兴高采烈的欢庆妈妈远离?!
所以,第一个晚上,我家先生11点还不给我打电话,我就知道,坏事儿了。打回去,小丫正哭的嚎啕。视频一开,第一句话就问:“妈妈,你在哪儿呢啊,你咋还不回来?!”两岁的宝,为难她了哭着说出这么长的句子……我压着眼泪回复。先生耐不住,挂了电话,五分钟后发消息来,说,哭累了,睡了。
此后几天,先生大被感动。小小的孩子,会用忙碌来填充自己的想念,会压住自己的情绪,实在憋不住了,才哭着说想跟妈妈睡……
五天后,到家十二点多,小丫还等着。
一进门,扑到怀里,摸脸、拥抱,激动的一直叫“妈妈妈妈妈妈妈妈”,摸脸就抱不到,拥抱就看不见,这两难境地里,兴奋且矛盾着!兴奋够了,哄睡。一点的光景了吧,小丫困得不行,使劲儿揉眼睛,坚持不睡要看到我。憋了半天,告诉我,“妈妈我有点生气”黑暗里,我附耳过去,轻声说:“宝贝,妈妈走这五天,你想极了妈妈,是不是?妈妈不回来,你不仅想妈妈,还有点生气、难过和委屈”她长出口气,我继续。“妈妈都知道,妈妈也特别特别想你,很抱歉妈妈要去上学,但是妈妈非常爱你!你是妈妈最爱的宝贝……”话音没落,小丫,已沉沉睡了……这是从出生起,从没离开过我的小丫啊,一走就是五天,实在心疼!!还好还好,小丫已经学会了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了“涵纳”那些让她不适的感受,拥有了“情绪控制力”……
这不是早熟的孩子,是如同了解植物生长习性后,给予正确的灌溉、光照之后,孩子该有的模样!这是我们在任何植物、动物、人,所有的一切的成长上都能看到的,越“自然”,便会越“流畅”,越“幸福”!
回来之后,小丫只在几件小事上,显出些“状况”来——吃手,打我。
她小时候,我们没阻止过她吃手,当初自我满足的挺好,所以到了两岁,几乎不会没事儿就叼着手吃了,但这回分离五天,回来见到她,吃手吃得那一个惬意满足加故意挑衅啊~十个指头转着吃,顺带舔手,还要盯着你看看你会作何反应。打我,没轻没重,激动起来用挠痒痒勺直接照着我脑袋就哐哐砸了两下,隔了两天我才发现,直接把我砸成小龙人了,头上俩犄角……
讨厌吗?!讨厌的!
但如果我们用养植物的心,来养孩子。我们就会知道,分离后的“异端”行为,其实是正常的退行表现,就像植物缺了水之后,再浇水,它会吸收的很不平衡一样。植物需要时间来重新回到正常的平衡的生长状态,孩子也一样。
就像了解植物的自然习性,我知道,两岁的小丫,用了几乎所有的力气来防御因为我离开而给她带来的情绪压力,所以,当我回来的时候,她一方面需要持续她的自我安慰——吃手——用更小的时候的方式来疏解自己;另一方面,她也需要释放她的愤怒,她需要攻击我——打我,用她从未使用的武器和力量来打我,同时,她也需要看到我在她的攻击下幸存,不带报复的幸存,以此来证明,即便我离开,也是会回来的,而且我能够承担她的愤怒,她也一样!
所以,就像蹲在我的多肉面前一样,在小丫打我之后,我照例抱着她说,那咱们谈谈吧~她兴高采烈的扑向我(恢复既往的连结方式,是她需要的稳定),然后,我问“你是还在生气,所以打我吗?”她说,“妈妈,我还是生气呀……”
分离,带给孩子的伤痕,就像干旱带给植物的,一定会留下痕迹,但又有谁会说,留有痕迹的植物,不能蓬勃?!
愿我们都有一颗养植物的心,去养育一个孩子!
了解他的“习性”,灌溉他的“需要”,陪伴他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