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课上李月红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
民歌的本质会变吗?
传统的不动,其他边缘随意发展。
创作“新”音乐的形式 ...
各种回答的点,发言有内容,思维逻辑清晰,自愧不如。
因为在课堂没有回答问题,所以想在这里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随着历史进程发展形成的民歌不会“自立门户”,它是一个强大、坚不可摧的整体。“民歌”唱法、曲调变了的原因一是因为时间太过久远,形成在某一个时代,具有当时社会发展、百姓生活的音乐特征,再次演唱可能某些点不符合大众审美与需求,二是因为当时没有技术条件,使得没有录音这种形式,都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口传心授形式,它不是像考古学中出土文物一样具体的物品,或者一副画,可以保存如初,所以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演唱会改变,其中包括人口迁移、时代背景、战争和平等诸多因素。当然考古学中也包含音乐中的乐谱、乐器等等,但我们不去刨它的根,我们所说的追溯是从研究“音乐”中包含的现象这方面着手。
在《中国传统音乐基础》这本书中,民歌的基本特征为流传自封建时期,民主革命时期的民间土歌,具有“口头性”、“集体性”、“风土性”。大致可以串成这么样一句话来理解:民间大众所创造的具有本土气息的经过世代传唱留存下来的曲儿。能留下来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肯定是被社会大众接受的。现在经过一些民歌选秀节目的出现,再创造的民歌也被相继推出。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飙高音假如西方乐器、改编加入说唱等等新的形式,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但是这中节目的出现对民歌没有并起到保护作用,甚至在进行某种程度的“消费”,起到积极的作用最大的该是给演唱歌手增加了一点知名度吧。
如果说单独把所谓古老的民歌独立出来,首先,我们很难去读懂此首歌在当时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思,现在对于民歌的解释分析,部分运用西方的方法,更多的是加入我们的主观思想。其次,我们要对民歌,对音乐,对生活,怀揣一颗敬畏之心,要有家国情怀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祖先给我们留下宝贵的音乐资源,不能随意篡改。再者,民歌一直在我们生活中,比如茉莉花调,有很多版本供我们欣赏,但它都是在一个“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不是“空穴来风”;还有“探清水河”,被如今歌手、相声演员演唱,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感觉,但它还是有形成依据的。
古老的民歌,随着时代的发展,形成“新”形式的民歌。民歌的发展如人一样,单独个体的人与群体的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能单独割裂开来。
(好像不知道说了点什么,其实有了问题意识,还是要学会通过文字表述,这一点需要思考和练习。还有就是要随时记录自己的某一个想法,不然过一段时间就忘了,在本段子中好像也有体现...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好多课的雾霾色又冷巴巴的星期一,就这么结束了。
新的一周希望每天可以早起吃早饭,加油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