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预算最后决定战略?

“这种无趣的冒险,我才不干”。制定战略就是无趣的冒险,如果有人告诉你这就是一个算账的问题。

战略界有一个定律,名字叫做“柯林斯定律”,内容是“如果你不知道要干什么,就不能计划怎么干”。美国战略学家柯林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这个定律,目的是解决同时期麦克纳马拉提出他那个著名的疑问:“军队建设花多钱才够?”

麦克纳马拉

真是一个好问题,能回答的人很少。

无论你的敌人的威胁手段有多少,即使在信息相对透明情况下,都很难明确自己应对手段是不是太多,力量太强大。而在不透明情况下,压力就更大。

麦克纳马拉设立“规划、计划和预算系统”,是为了改变根据往年预算确定新预算做法,通过设定长期目标,来确定近中期的防御计划和预算计划。本质是确立替代冷战“遏制”的战略目标。

因为遏制是一个无底洞,没有人知道最终结果是什么。当然,直到美国最后失去了苏联这个对手,也没有人彻底清算这笔账。

柯林斯的回答,清楚的指明了战略规划中的目标问题。

好的规划起点,都是目标。

首先要弄清楚要干什么,你才能确定用什么干,怎么干和花多少钱采购。

确定战略目标虽然是战略规划的第一步,但是这一步与其后各个环节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如能力、资源有限,确实无法保证预定目标的实现,那么或者必须调整战略目标,或者必须增加资源和加快能力生成的进度。

着眼于威胁的战略规划,需要确立从宏观到具体的目标层次。美国学者指出,确立目标层次虽然属于常识。然而经验说明,形成这样一个框架是困难的,甚至是实践上行不通的。

这个很好理解,因为框架拆分会出现很多问题,如过度注意威胁,反而忽略了目标;过于专注于某个层次需求,忽略了作战任务和目标;过于从某个军种出发,忽略了协同和联合。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着眼于目标而不是着眼于威胁,可以极大提高战略规划确定性。如果着眼威胁,会将规划人员注意力放在预测上,预测总有极大不确定性。没有人清楚自己的发疯的邻居会用铁锅还是刀具进行攻击,或者只是煞有其事的对着人群口头叫嚣。

盯着目标,能够减少对不可靠预测的依赖性,从自身利益和想做什么来进行规划。

围绕战略目标设立想定,作为建设计划、作战计划和资源分配计划的基本依据。将战略原则具体化,形成指导部队建设的政策,是高层国防机构最困难的任务之一。20世纪60年代,美军战略规划的典型做法是围绕预期目标设定基准,并说服国会为此投入资源。


如20世纪60年代,标准想定是两场半战争。

尼克松政府时期,是一场半战争。

卡特政府时期,与苏联在欧洲和中东进行多场战区性战争。

20世纪80年代,与苏联进行全球战争。

20世纪90年代直至21世纪初,在中东和东亚打两场大规模地区性冲突/战争。


标准想定确立之后,将会按照核和常规作战要求,确定部队的结构、规模、部署、战备要求、主战兵器研发计划和资源保障计划。

国家能够为军事投入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为所有潜在威胁投入资源。只要作战能力达到了标准想定的要求,就自然能够应对威胁程度较低的其他要求,即“只要能对付大的,就能对付小的”。

这种国防资源投入于标准想定的做法,一直持续到21世纪初。

有多大锅烙多大饼,但不能由钱多少决定最终目标,以及战略。要不就不会出现逆袭现象。这样冒险之旅,才有真正快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旅游市场营销战略是关于旅游业的营销手段! 旅游市场营销战略的概念 “战略”一词, 源于军事学, 指“战争的方略”或...
    邵启云阅读 1,155评论 0 7
  • 初二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满分作文,故事的主角是我的父亲。一场瓢泼大雨,一辆老式自行车,一个略有些驼背的父亲。我能记住很...
    温蔚阅读 584评论 0 2
  • 我20岁以前,从未有人跟我说过一句“开个玩笑”的话。 工作的第一家公司,同事们之间偶尔会在微信群里聊天...
    理财师黄芳阅读 408评论 1 4
  • 1、主题是什么? 工作上的分歧与同事当众大吵了一架 2、事件是什么? 因为如何处理一批废旧模具的事情我和同事发生了...
    洺妡阅读 43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