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重要性不用多说,读书就像吃饭一样重要。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读书想要坚持心有余力不足,所以将读书与听书相结合来提高自己来做到坚持就没有那么难。
读的书有纸质书和电子书,更喜欢读纸质书,书携带不方便时就选择读电子书,看书不方便时就听书,如做家务、等公交车,坐公交等碎片时间都可以听书,上班喜欢选取公交出行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坐公交可以解放双手和大脑,这样可以做点想做的事。
今早听的书是《抗战家书》,该书是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370周年所编,和日常所读的历史书不同。它以书信为主体,从不同人物视角出发,讲述那段波澜壮阔、血泪交迫的历史,没有大段说理,更多的是倾诉在那个年代,每个人不同的经历及情感变化、感悟,堪称是“平民的抗战史书”。
在和平岁月的今天,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也许无法理解和认同那个时代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有时连当事者自己也产生疑惑和迷茫,但是,他们确实以另外一种方式活着,推动了历史的车轮。我们不妨读一读,感受另外一种生存的可能性。
信息时代的今天,互联网的普及和通讯工具的更新换代,已让书信离我们越来越远,可为什么当《见字如面》在荧屏上出现时,依然会对人们有如此大的感染力?
《抗战家书》能回答这个问题。在没有互联网、手机等通讯工具的年代,人们只能依靠书信来了解彼此近况,维系感情,加上当时战争的爆发,正应了杜甫的诗歌“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抗战家书》以那个时代独有的文字,以及文字背后那些真实的故事,唤醒人们的记忆,激发他们的感情,让他们再度肯定自我价值,为那个在流离乱世中,曾苦苦挣扎、奋斗和拼搏过的自己而骄傲。
如作家木心所言:“岁月不饶人,我又何尝饶过岁月!”
北京大学赵冬梅教授曾说过:“看历史的时候,要看人的生命的尺度。”
如果从人的生命尺度去衡量抗日战争那段历史,其中每一个人的一生都不应该被轻易抹去,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面对那个黑暗的时代和不公命运,他们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和抗争,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去尊重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