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阵子我研究王阳明,两年多时间,读他的《知行合一》 也看对持反对意见的《明实录》,心学有四句歌,第一句是:无善无恶心之体,因为他反对理学,就再顺着线索去找理学看看。
心学、理学加一起,差不多就是儒学。儒学又被戏称为名教,核心就是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目标是秩序,方式是复礼。不过孔孟也留了出口,如果君不君,臣就可以不臣。
王师的核心是人性的善恶,我体会下来,就是“善恶互换”,人心易变,要学着唤醒对方心中的善。而不是在漆黑的夜里,穿短裙去偏僻的地方。那样可能给自己和别人都带来了危险。
这里如果读读西奥迪尼的《影响力》就更好了。也就是潜意识。如果理智是一艘大船,那潜意识就是海。
善恶是个体的学问,群体不存在善恶,群体要的是秩序。秩序的另一个分支是选择。说选择必须提到敏感瓷自由,因为没有自由,就不存在选择。
在任何时代,人都有自由。只是代价高低的问题。有老话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就是霍布斯的理论。他认为国王即使让你缴重税,也很公平,如果你不想交,还可以去死啊。
自由代价的高低,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我们总嘲笑阿三哥,可是有些人不知道,阿三无论批评谁,都不会进监狱,当然,他们整体很穷。
富贵贫贱,这就走到了信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我们根本不信 “人人平等”,情况明摆着,皇帝和局长跟你就不平等。我们信 “过上好日子”。其他的通通靠边站。
如果有个人问:有口吃的,但是不能随便说话,行不行?摧眉折腰事权贵,行不行?大家伙儿都用白眼仁瞅他,心里话是:这人是不是个傻子?有吃的咋还堵不住你的嘴?
如果回头去看历史,“随便说话”,是报纸的生命,也是十七世纪工业革命的核心,他们因为说的开心,满嘴跑火车,由此爆发出来了好多技术,蒸汽机钢铁枪炮啥的,随便几百个人,找个地方登陆,就把大清打得满地找牙。
现在,我们假装没有”道路以目”那回事。假装想不起来吉野号了,排排坐,预备唱:吃好喝好,幸福一生。
读王师传,他最后是病死在征伐两广叛乱的路上,而不是自家床上,算不得幸福。
知道那么多道理,还得不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