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分系的目的不是要培养隐士,不是将学生紧锁在各自知识知识探索的监牢里,而是要培养学生在大学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学会与同学沟通。 ——A·劳伦斯·洛厄尔(1909年)
本章旨在探讨本科培养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仅仅是学习一些专业的知识吗?事实上,就多数学生而言,他们注定将投身学术以外的行业,因此,要让学生在大学找到自己的方向,并学会沟通合作。
关于沟通。学生是社会性动物,或许学生学过一些与人沟通、合作的知识,但在面对与他人的竞争中,他们就会把学过的道理抛诸脑后——绝不能让他人分享自己的卓越。故此,从1909年起,劳伦斯出任哈弗大学校长后,他就强调学生首先是社会中的一员,以此为出发点,开始了哈弗大学的寄宿制生活。他让不同背景、志趣各异的学生居住在一起,迫使学生学会自立,让学生自学的时间增加,同时教师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这项改革从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上说,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在社会性活动中让学生自然的学会与他人沟通的方法。
关于竞争。大学的任务应该包括生产知识,向年轻一代传授知识,还包括整合知识。但在哈弗大学中,教学反而成为了鸡肋,教授们由于自己学术研究专长,都把重心都放在研究之上,对于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却考虑得不多。因此,作者认为,开设一门新的大型课程,本身就是一项学术成就,如果一所大学想取得发展,在聘任教师的时候就应该坚持这样的理念:若能出色的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说明该教师拥有非凡的才智,而不是他掌握了一门技能。
关于合作。在学术研究中是有独立完成和团队合作的,但是教师通常盼望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像甘受寂寞的诗人、艺术家或学者一样默默创造出伟大的作品。不过这样的孤独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的,于是很多年轻的学者为此逃离了学术界,因为他们发现追求学术的生活太过于孤独。为什么不能团队合作呢?因为在大多顶级教授赢得学术地位的过程中,独立性、原创性和创造性都是成功的关键,因此对于团体合作这样的研究他们并不认同,对于学生去参加团体性的活动,大部分领导和教师都是担心的,担心发展爱好而忽视了本身的学习,毕竟学校是一个学习的地方,希望学生能在课内课外做好平衡。但研究发现,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并不会影响学习成绩,反而会提高其满意度,提升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沟通、竞争与合作,都是哈弗大学在追求卓越的时候带来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有的在潜伏,有的在不断扩大,怎样处理这些问题,领导人运用手法不一,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反而让研究型大学出现了一条鸿沟,鸿沟的一边是永远忠于学术生涯的学者,另一边是来自不同社会背景、怀有不同职业期盼的学生。这也是教育中存在的普遍发展与个性成长的矛盾。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去加以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