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个偏僻宁静的小乡村,在那里度过了我的童年时光。后来,我到城里去读中学,离开了这个小村子,而且再也没有回头,转眼已经近30年了。30年来,那个小村子常常令我魂萦梦牵,它在我的生命中烙下了永远无法磨灭的印记。直到现在,当我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迷失方向时,我常常闭上眼睛,试图辨清正确的方向,这时我脑海里的参照物,竟然还是故乡的小村子,想起当年我坐在姥爷温暖的怀抱里,他把我搂在怀里,指着四方,耐心地教我辨识东南西北。
姥爷前几年去世了,享年93岁,但我并没有回到故乡去参加他的葬礼。我觉得,我这辈子可能都不能回去了。故乡只能存在于回忆里;虽然现在的村庄楼房越来越高、马路越来越宽、农民越来越富裕,但这一切跟我并没有什么关系——它不是我所熟悉的样子了。熟悉的长辈们相继辞世,当年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也都离开家乡,分散到四方去谋生活,下一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我几乎一个也不认识了,所以,这个小村子对我来说变得十分陌生,我回不去了。
而且,我的家庭原本也并不是这个村子里土生土长的农民,那是在五十年代“反右”运动时,奶奶带着三个幼儿被强行驱逐到这个异乡的小村里的。她受尽了屈辱,经历了非人的磨难,把孩子们抚养大,并在这个封闭落后的小村里扎下根,最后,她也含恨埋骨于此。
童年时的我对这些往事毫不知情,在孩子的眼睛里,这个村子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有绿色的田野,有潺潺的小河;有叫喳喳的鸟雀,有扁翅膀的蚂蚱;有胡子里长满故事的老爷爷,也有每天疯玩的小伙伴。所以,直到我12岁去县城读初中前,我丝毫没有觉得这个小村里有任何不完美的地方,对于告别它去往远方,我充满了恋恋不舍。
是因为离开以后,就变得感情生疏了吗?是因为我见识广了,就开始嫌弃它的落后封闭了?是因为我成为一个城里人以后“忘本”了,然后摇身一变,开始看不起落后愚昧的“乡下”了吗?
我没有瞧不起农村,相反,我对乡村生活充满向往,对于故乡也充满眷恋。所以我一有空,就驱车前往各种“农家乐”去度假,但我却没有考虑过抽出时间返回那个生我养我的小乡村再去看看。——故土难离,可一旦离开了,就有家难回!何况,在那里,我已经没有家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懂事,关于那个小乡村的事情了解得越来越多了。我了解到,当年奶奶为了在这个村子里立足,养活几个孩子,如何品尝人情冷暖,受尽屈辱;我了解到,作为势单力孤的外来户,我的父母为了不受村氓欺负,如何在村里小心翼翼看眼色行事;我了解到,那个村里的农民并不都是文艺作品中描述的那样淳朴善良——不孝敬老人者有之,重男轻女溺死女婴者有之,为了争夺地边兄弟反目成仇有之,坑蒙拐骗者有之,欺软怕硬者有之,通奸扒灰者有之……我后来也了解到,当时我去城里读初中,只是恰好赶上了这个契机而已,举家搬迁到城里租房居住,与其说是乔迁之喜,不如说是被迫背井离乡,这里包含了父母的多少不甘、多少无奈、多少心酸泪水…………然而这些,在孩子的纯真眼睛里是完全透明的。
童年记忆里的完美天堂,却在长大成人后跌回了陌生的现实。
从孩提时代到不惑之年,我已经数十年不曾回到那个小乡村,但故乡赋予的特性永远烙印在灵魂深处。每次到“农家乐”度假,我都牵着孩子的手,用我有限的农村知识教孩子辨识庄稼、野菜和昆虫,闻着空气里混杂着泥土的芬芳,我告诉孩子,这是我最喜爱的味道,因为,这里面有我儿时的记忆。
走过了多少个城市、乡村,欣赏过很多别样的风景,感受到不同的风土人情,但多少次神驰梦回,那个小乡村占尽了我无限的乡愁……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这个小乡村的田土水风、一草一木养育了我,滋润了我、塑造了我。即使走了千里的路,始终难忘我的出发点在哪里。我飞越了地球上的大洲大洋,但总有一根线牵着我,那线的另一头,就是我的“根”。也许……在奶奶的孤坟边,就是,我兜兜转转后的……终点。
离乡多年,该怎样用一颗平常心,看待我的别去,
和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