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c大哥就写应用的事情头脑风暴了一下,感觉久违的畅快,后来一想一个程序员久而久之沉浸在产品经理的模式下又很容易被腐朽,所以趁热打铁注册了简书,把一直说要关注的那几个人给关注了,顺便写下在简书的第一篇文章。第一部分主要讲一些互联网思维,第二部分讲讲不同人的购物价值观。
1、思维惯性
BAT三家公司我最喜欢的是腾讯,让我认识到这点的人是王鹏林。2014年末我们有次在胡大吃小龙虾,吃完我结的帐,大家纷纷用支付宝给我转账,唯独王鹏林说我微信转给你吧,我当时惊异于竟然真的有人在使用那个微信钱包,其他人也是这么觉得的,因为在我们眼里朋友间转账的唯一途径就是支付宝。其实彼时微信红包这个功能已经发布了将近一年,我们在过年的时候被各个微信群的红包轰炸,大多数人也绑定了银行卡,但是却仍然没有多少人把转账这一习惯转移到微信平台上。王鹏林说,你们不觉得微信转帐很方便吗?我仅从逻辑上分析了一下这句话,一想,可不是吗。当时的我震撼极了,那是属于我开始忠于自己体验的一个时刻。
大家可能觉得我莫名其妙,因为本来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有人说你讲微信转帐好,那么我不否认,因为毕竟转帐和社交绑在一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支付宝用户还不是被淘宝爸爸绑得死死的啊。那么这两家产品真正是怎么盈利的呢?靠的其实是利用你的资金去做金融,虽然钱放在app上你想花就花,但是那无非就是一个数字,真金包银可在腾讯和阿里的户头上呢,只不过你要买东西的时候他帮你再付了而已。这下你就该明白为什么微信和支付宝要倒贴各种小商小贩做线下支付了吧,先把钱都收割到我这里,你要想提现再说。现在再仔细想想你现在的使用场景,到底哪家把你的钱握在手心里?我的回答是微信,因为唯独微信的红包你不会费心把它提出来,一是微信提现需要手续费,二是大多数情况下里面的数额也不会太大,况且把它的流通性太好了,花掉的途径太多了。我们来脑补一个细思恐极的场景,你跟朋友去吃麻辣烫,朋友微信结账,钱从朋友银行卡里进入到了小贩的微信户头里,然后你再微信转给朋友一半的饭钱,钱从你的银行卡进入了你朋友的微信户头里。一个支付场景立刻收割了1.5倍饭钱,简直是高啊。为什么支付宝也想做社交?这就是为什么。余额宝为什么在利率不行后立刻就没了市场,因为那些并不真正是人们的「余额」。
微信是一款伟大的产品,因为他满足了很多人的叫嚷,「互联网就是做社交!」,「互联网就是靠用户基数!」。其实大家说得都对,但是前两年大家就在思考微信的盈利模式,直到现在微信也只不过是在朋友圈里打打广告,到底盈利了没有根本没人知道。所以互联网的蓬勃正应了上面两句话,无外乎就是人多,人多力量大啊,再不济还能卖广告啊,Google产业大吧,涉猎广吧,利润全是广告啊。国内的环境更是无敌,中文用户十几亿,僧少粥多啊,用户怎么来得快?钱砸啊。外卖一块钱给你送上门儿,打车一块钱给你送到地儿,用户够了先打广告吧,外卖app你转发个红包一会是电影赞助的一会是汽车赞助的,让你有时候都不知道用的究竟是什么软件,钱烧完了公司还可以卖啊,大公司永远会接盘,为什么?因为大公司焦虑,他怕有一天自己就不赚钱了,现在公司不说我们是外卖行业,不叫搜索引擎巨头,不叫电子商务,我们叫科技公司。我做搜索我还做自行车,我做电商还送外卖,听着就特别酷,其实赚钱的就那么一两个亲儿子。腾讯单靠游戏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微信上亿用户还是盈利前景不明朗,不过指不定哪天就突然找了个好方法变现了。互联网瞬息万变,团购挣扎了几年还是慢慢没落了,百度则败在了领域上,毕竟你盈利了用户体验自然会差,这就是命,说难听点就是品牌气质差。
2、购物价值观
妈蛋上面那部分写的完全跑偏了,一次成文姑且算了。今天有朋友想买笔记本咨询我买什么好,我作为一个资深选择恐惧症患者,来谈谈关于购物的一些事。我觉得购物最重要的就是了解需求,然而诚如乔布斯所说,很多用户自己没有想法,必须得由厂商来牵着鼻子走,这其实是有道理的,全世界第一次看到平板的时候是没人知道自己原来还需要这东西的。然而品牌是不可靠的,即使是现在价值观体系下的苹果,也出了很多失败的产品。其实了解需求的唯一方法就是多体验,当然试错的成本是很高的,然而很多深度的体验是一些测评节目短时间无法深入了解的或者一些私人化的喜好只有你自己才理解的,比如nexus的信号问题,比如当年我为HTC折服的就是它的拨号应用自带了拼音搜索,这个设计直到现在都还有很多厂商都没有跟上,我曾经见过因为这个不爽自己写了个拨号软件的程序员。
所以多体验,多总结是第一步,只有你明白了自己的需求你才会明白需求的价值。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想买个游戏本,预算7000块,看上了个微星的贴牌货,然后我看别人买的电脑都是一副我操就你这破配置要5000块,我操你这破玩意要8000块的表情,事实就是我最后直接上了台外星人,用了两年折价1w给出了。去年我想买台MacBook,官网上看时我是比较窝火的,因为看不到配置,这就导致淘宝上各种型号鱼龙混杂,苹果给我的印象一向很差,性价比又不高,我本来打算就此放弃,后来网上看到一句话,哪怕是买来提升一下审美水平也是好的,这一句话就把我说服了,当时的我震撼极了,那是属于我开始尊重每个事物存在意义的一个时刻。
掉价快,是扣分项,轻薄,是加分项,性能弱,是减分项,外观好看,是加分项。但是哪部分各值多少钱,不同人看法不同,实际的开发成本也不同,就好比小米花了一个亿请设计师设计小米加湿器的外观,导致小米加湿器溢价了1000块,有人埋单,有人不埋单。好比intel花了一个亿设计了低功耗处理器,增加了待机却降低了性能,卖的还比高性能处理器贵了1000块,有的人埋单,有的人不埋单。好比单位聘人,一个人业务能力强,但是情绪不稳定,没有本地户口,欠了一笔债,另一个业务能力稍弱,但是谈吐清楚,已婚,有户口有房,有公司选第一个,有公司选第二个。
我花了好久才意识到一些事的价值,然而这些事请实际上从未贬值过。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