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们一个舞台,还你一段精彩。九六挑战戏剧日拉开帷幕!
早读课走进教室,我在白板上写下“挑战戏剧日”五个字的时候,已经让很多学生的眼睛发亮了,因为之前他们就想演话剧,说什么时候我们也能表演,现在的孩子,对舞台似乎充满着 渴望。
准备工作:先了解我们要准备的知识和要预先做的工作。顺利选出活动主持人刘馨泽,她要负责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出主持的串词和准备好主持。节目单制作和背景PPT制作的人选陈梓睿,她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在班级的一体机上制作出节目内容的背景,包括演员表。然后我们要知道评价戏剧的评价量表。
熟悉戏剧内容:《屈原》节选部分来自于第五幕,前面四幕的主要内容是,屈原吟诵《橘颂》抒发爱国之情,但秦国丞相张仪、楚怀王宠姬南后郑袖却联手设计陷害屈原。屈原被诬陷调戏郑袖,楚怀王大怒将屈原免职。屈原出走行吟泽畔饱受侮辱,只有女弟子婵娟对屈原品格笃信不疑。屈原被囚禁,婵娟也因为维护屈原被囚。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悲愤之中吟诵风、雷、电,故事就是从东皇太一庙这个背景展开,靳尚和郑詹尹要用毒酒毒死屈原,屈原开始大段的内心独白。
《天下第一楼》以北京老字号福聚德的某一天为切入口,讲述了掌柜卢孟实面对的各种复杂的关系和困难,老掌柜两个儿子拼命,还要带走店里的大梁常贵,掌炉技术人员罗大头撂挑子还侮辱卢孟实,克五来占小便宜,还有没出现的要打点好的侦缉队,真可以说“一个人干,八个人拆”,号称“天下第一楼”的福聚德岌岌可危,在这里似乎也看到了老舍《茶馆》的影子。
《枣儿》通过老人与男孩的邂逅展开叙事。退休老农枣树下设果篮等候外出打工的儿子,偶遇捡枣的乡村孩童。在追忆往事与童趣互动中,老人讲述儿子少年离家、立志改变乡村的面庞逐渐模糊,男孩却提及父亲常年在外务工的现状。戏剧揭示了现代化浪潮下中国农村的普遍困境: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导致的空巢老人现象。
而挑战剧目则是在学习过的小说《孔乙己》《变色龙》中任选一篇改编成戏剧加以表演,学生最终选择了《变色龙》。
推选导演,组成剧组,挑选演员,开始排练。演员表先写在黑板上,制作节目单的同学立刻整理完成呈现在背景PPT上。
课间休息十分钟,整理教室,形成观众、评委和舞台区,演员们在紧张地排练之中。
上课时间,正式表演开启,评委就坐,抽签决定表演顺序,主持人就位,教师负责拍摄视频和照片,同时也充当观众。
抽签第一个剧目《变色龙》,铁攸表演的奥楚蔑洛夫可圈可点,表情自然生动,还有很多细节,比如穿脱大衣等,整个剧衔接紧凑,每个演员的表演都很投入,包括围观者。
第二个剧目《屈原》,靳尚和郑詹尹的密谋,演员甚至设计了一开始戴口罩,两个人的表情真的很投入,而后面出现的季卓尔的屈原则惊艳到大家了,大段大段的台词,感情充沛,表情到位,声音抑扬顿挫,充满力量感,没想到不用任何道具,不做任何妆造,台词的功底依然能让观众起了鸡皮疙瘩。
第三个剧目是《枣儿》,为了开头结尾的童谣,演员特意研究了西北口音,可以说很敬业了,祖孙两个的表演很感人也很贴人物形象,我没想到他们在表演的时候还会注意到戏剧的气口,情感的酝酿,已经很有戏剧张力了,稍微欠缺的是因为兼顾主持和表演,演员在衔接上还有点不连贯,这个情有可原,准备的时间太有限了,几乎没能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去熟悉。
每个节目大概10分钟还多一点,再加主持串词,上下场的时间,40分钟的课堂时间很快过去了,一节课三幕戏剧,还很精彩。
第四个剧目,也是我最期待的《天下第一楼》,由于课堂容量有限,没来得及表演,等下午有时间再进行表演,等表演完再总结。下午吃过晚饭,学生们早早就回到教室,女生们提出早一点准备好舞台空间,撰写主持稿的馨泽说,那是不是要写 结语,我说是的,然后她火速投入撰写之中,我让她把最后的主持稿整理好之后发送给我。表演开始,熹铭一人分饰多角,依然能把握每个人物的不同特点,等卢孟实扮演者屹丞上场时,他们甚至还在短时间找了一根“烤杆”做道具,他们的表演也引来了观众的阵阵笑声,湃反串了 唐茂顺,精彩的表演把卢孟实一步步逼到答应出钱出人为止,最后卢孟实一拳砸在柜台上,听得出人物内心的愤怒又无奈。
收尾:评委现场打分,教师总结这次活动的亮点后,宣布最后得分情况:《变色龙》90.5《屈原》92.25,《枣儿》90.25,《天下第一楼》94.5,最后《天下第一楼》获得本次“戏剧挑战日”的第一名。
最后的将拍摄的视频和照片进行整理剪辑,保留下学生们的在苏科外独有的珍贵的语文课记忆,也可上传网络平台,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生的语文课堂。
真可谓课堂处处有惊喜,学生比你想象的更出色,更有能力。给孩子们一个舞台,他们回馈给你的一定是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