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网飞,它在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可谓打得一手好牌。
原生家庭的影响,性教育,同性情感,校园霸凌...
这些矛盾无论大小,几乎都能找到对应主题的作品。
最近又一部新鲜出炉。
未播先火,声势浩大。
E君趁周末一口气刷完7集,观感却正好应了剧名——
《这样不OK》
I Am Not Okay with This
剧情讲述了15岁的青春期女孩希妮陷于家庭、友情和性懵懂的麻烦时,意外觉醒了超能力。
别看俗套。
它可太拉好感了。
《去他X的世界》x《怪奇物语》双团队联手打造;剧情直接改编自《去他X的世界》原漫画作者的同名作;《小丑回魂2》索菲娅·莉莉丝和瓦耶特·奥莱夫搭档主演...
BGM也妥妥的走回了复古摇滚风,首首耐听动人。
不夸张的说,本剧简直是影迷的小狂欢。
一个人暗戳戳窃喜那种。
时不时,你就有点熟悉的感觉...
看画面,像不像韦斯·安德森亲临指导?
看叙事,并用倒叙、插叙和片段闪回,打破线性时间限制,竟然有点儿昆汀的味道。
看开场,哇。
活脱脱致敬《魔女嘉莉》啊!
满身鲜血的礼服少女走在大马路,身侧开过呼啸的警车...
(无高潮剧透,放心看)
上:《非我所愿》 下:《魔女嘉莉》
当然,最多的还是属于导演本人乔纳森·恩特威斯尔的专属印记。
前作《去他X的世界》里讨喜的玩法和元素,基本被照搬片中。
比如,比台词还多的心理活动。
我们能了解女主角希妮,全靠她对日记本的絮絮叨叨:“亲爱的日记,balabalabala...”
再比如,常常和心理活动相反的现实神转折。
希妮上一秒吐槽的事情,下一秒可能就应验在自己身上。
一个白眼或中指。
一句粗口。
强装镇定。
嗯,还是这亲切的反应。
以及,濒临破碎又峰回路转,过山车式的的人物关系。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希妮和妈妈。
一回,希妮向妈妈说,“有时候,我感觉我爱的人不爱我。”
妈妈答:“没准你的目标太高了,宝贝。”
瞬间心入谷底。
再一回,希妮为超能力而痛苦,妈妈却异常反态的温柔。
她说:“无论你发生了什么都要告诉我。”
心又回到窝里。
你根本不敢猜,希妮的处境会更丧或突然转暖。
而这,才引出导演酷爱展现的主题——问题少年的形成与救赎。
都记得《去他X的世界》中,最开始并不美好的角色设定吧。
James,杀猫杀狗杀鸟...还盘算着杀人。
Alyssa,求接吻求做爱求刺激,狂飙脏话,飞扬跋扈。
后来呢?
两人慢慢学会爱,学会让步,学会牺牲...从对方身上逐渐找回了本因由成人和社会教给他们的东西。
虽然没有成为“优秀标杆青少年”,但谁看他们都是天使。
结局一声枪响,反倒碎了观众的心。
希妮同样不符合“好”的标准。
厌世,怪异,暴躁。
可相比让人“眼前一亮(黑)”的James和Alyssa,希妮的个性既不够极端,也不够独特。
她的反叛夹带了犹豫和怯懦,甚至有心口不一的自我折磨。
严格来说。
更像学生时代坐在角落的某个同学。
没什么距离感,却仍显格格不入。
一切的源头,要由家庭说起。
自从父亲在地下室上吊自杀,母亲就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希妮和弟弟。
孩子们互相当爹又当妈。
陡然拮据的生活叠加对父亲的思念,难免怨气横生。
所幸弟弟是个“小甜饼”,会做饭,会提醒姐姐不要抽烟喝酒,偶尔还会帮她平缓心情,劝她和母亲“心平气和的好好聊聊”。
家庭的烂摊子外,希妮要面临两段感情。
一段同性,一段异性。
前者来自她最好也是唯一的闺蜜:迪娜。
和希妮不同,迪娜阳光耀眼,是全班最受欢迎的女孩之一。
迪娜不仅主动成为希妮的伙伴,还顺带拐走了她的心。
本来忍忍算了。
偏偏迪娜把自己插在了牛粪上——接受花花公子刘易斯的追求,公开各种秀恩爱。
希妮眼看暗恋的人在热恋里不可自拔,她的心态有了微妙的变化。
首当其冲,孤独。
过去和迪娜的活动,要么成了“三人行”,要么直接被放鸽子。
其次,嫉妒。
影片铺垫了三集才交代希妮的性取向。
而在此之前,不是没有预兆。
迪娜告诉希妮自己“破处”,并强调有多喜欢男友时...
注意希妮的表情。
难以置信→错愕→低沉。
直到迪娜打趣说:“你肯定也有喜欢的人。”
眼神一秒聚焦。
随后刘易斯到场,和迪娜打情骂俏,希妮干脆把厌恶直接写在脸上了。
重复三次。
是厌恶,厌恶,厌恶。
换想,类似情境下,常人情绪顶多是失落或不自在,至于厌恶吗?
她喜欢她,就至于。
最后,慌张。
这要牵扯到后一段和异性的感情。
希妮不是喜欢女孩吗?
所以才要选择男孩。
上述两句看似毫无因果关联的问答,涵盖了希妮的隐痛。
家中变故导致她个性自闭,潜意识觉得自己是个怪胎。
和别人不一样没关系,但和迪娜“不一样”,可能就会失去这束仅剩的微光。
因此希妮遇到散发出同类气息的邻居男孩斯坦利时,既有荷尔蒙作祟,又急于证明自我,自然把好感催眠成心动了。
两人稀里糊涂的初夜很有意思。
你给我看背部痤疮,我给你看大腿痘痘。
互相恶心间,亲上了。
本被视为羞耻的青春期疤痕,却成了抱团取暖的诱惑。
这份“浪漫”,独属于徘徊在生活圈边缘的少男少女。
说明一点。
斯坦利的“怪”和希妮的“怪”实质并不等同。
他更贴近“奇”——多数时候绝非迷茫,而是太过清醒,才显得异于他者。
表面,斯坦利光脚走路,梦想化成水母领袖统治世界...
中二病?
转头,他可以指着学校球场上叱咤风云的男女同学,说出残酷真相。
斯坦利认为,风光只是过场,悲剧才是永恒。
观念出自他爸爸,一位吹嘘母校至今挂着他的肖像,本人却是终日跑业务还饮酒成瘾的卡车司机。
父子交谈屈指可数。
拿片中出现的两次来看,斯坦利鼓足热情,换来的也是冷嘲热讽。
希妮,迪娜,斯坦利。
三位主要“小人物”,勾勒出现实主义背后的青少年群像。
可谓以小见大。
聊到这里,你该快忘了E君开头提过的观感——“这样不OK”。
怎么不OK了?
超能力啊超能力。
希妮愤怒时,会波及周围各种大小事物。
有时能对准“罪魁祸首”,有时却伤及无辜。
每次威力发作的大小还无法控制。
比方刘易斯和迪娜亲热完,正洋洋得意,希妮默念“让他闭嘴”...
对方就爆了鼻血。
在超市买完东西,缺钱结账而被要求放回商品时,希妮想到妈妈的不负责任,加上斯坦利目睹了这“丢脸的一幕”...
货架顷刻倒塌。
和妈妈产生争执,回到房里生闷气...
墙壁裂开一道大口。
期间还包括弄倒广告牌,误杀弟弟刺猬,弹飞物件等等。
严重的时候,她把一圈巨树夷为平地。
形同“意念炸弹”的效果。
英雄掌握不了超能力,超能力就成了一种反控制他的“病”。
说真的,这种套路超英电影早玩烂了。
想拍出新意,就要在人物心理下功夫。
E君分析过,希妮最怕的就是“与众不同”,在人群中心遭到议论,从而失去最爱的人。
超能力降于她,不仅难度在重新审视和认识自己,还要同时接受“青春期”里的种种矛盾感。
羞耻和光荣是一体——身体发育。
强大和恐惧是一体——怪胎有异能。
熟悉和陌生是一体——家庭关系。
...
什么超能力,宛如大腿一颗痘。
可惜。
实际落到片中,却有因大(能力)失小(细节)之感。
光是希妮对超能力的试探,就占了全剧三分之二的篇幅,超过她和任何一位角色相处的段落。
而她除了反复在怀疑与烦躁间切换,基本无任何成长与蜕变的痕迹。
对母亲两年的积怨,说消就消。
和迪娜的感情,单箭头莫名变成双箭头。
个人生活的态度突然就乐观了...
E君充分怀疑,网飞是照搬了之前几套热门同题材剧集的设定,再混入些讨好观众的元素,就算交了功课。
有人还戏称,花7集的时间看了个预告片,才等来最后高能一幕。
这里不剧透。
等你看完,再思考一个问题。
它的发生合理吗?
“非有不可”和强行转折是两种意义。
前者浓缩了角色生活里所有诱因,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将其逼至分叉口。
后者就是故弄玄虚了。
最后。
把某类人的困境当成热点却不深挖,只为引起噱头,这样流水线式的网红剧,真的不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