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ᐕ)⁾⁾
你们好呀,我是乐多
公众号:乐多日记呀
欢迎到我的小窝坐一坐
看看文章提提意见顺便和我唠唠嗑
昨晚严重失眠
没追剧,没刷手机
凌晨2点才睡着
由于墙体之间的隔音效果不是很好
在今天早上6:48分
被隔壁邻居家的争吵声惊醒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每次都很激烈,父母骂骂咧咧,摔打东西,孩子也会顶嘴,甚至能听到关于“离家出走”的话语,声音很大,动静很响。
我想这就是一个原生家庭所谓的负面呈现吧。
给大家科普下原生家庭的概念:
原生家庭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提出,核心观点是:
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童年时经历过的一些非常强烈、痛苦的经验感受,往往使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影响一生的重大决定。
我最早接触原生家庭这个词都是通过一些电视剧,像前段时间的《欢乐颂》、现在的《都挺好》、《安家》,里面的一些故事情节无一不透露着原生家庭的无奈。
“原生家庭”在我看来是一个贬义词。
因为一提到“ 原生家庭 ”这四个字,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伤痛、逃避、怨恨这些字眼儿,每个人都和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没有办法去选择。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正面亦或是负面都有。
我曾经听到过邻居的孩子对她的父母说:
“你们如果优秀的话,能生出我这样的孩子吗?”
意思大概就是:
“ 我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样,都是因为你们。”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不知不觉的在仿照自己原生家庭里的一些行为。
做着我们不喜欢的事情,成为自己极其讨厌的样子,这些都是原生家庭刻在我们身上的烙印,没有人可以避免。
但原生家庭并不是制约一个人的根本因素,而是在于你自己是否有改变的意愿,并且是否为之努力过。
我的原生家庭说不上是幸福的,但也说不上是不幸的。
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农村是最常见的,好像没有儿子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容易被人看不起,即使最开始的初心很无所谓,但久而久之也会被那样的大环境所同化。
所以我的弟弟出生了。
爸爸妈妈会把更多的重心放在弟弟身上,习惯性的忽略我的存在,但还好我足够独立,能够照顾好自己,慢慢地也开始习惯性的照顾弟弟。
我虽然懂事,但骨子里的青春叛逆,也避免不了经常挨打。
家里父母会经常吵架,妈妈的脾气也不好,老爱埋怨爸爸,爸爸则不跟我妈计较,坐在角落里闷不作声。
有了弟弟之后家里开销增大,生活有些拮据,在高考完的那几个月,别人都在痛痛快快的享受久违的假期,而我选择了去打工。
两个月赚了几千块钱当做迈入大学的生活费。
更是靠着自己的努力,拥有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庆幸的是我并没有受家庭的影响变成不喜欢的样子,也没有因此拒绝成长。
不仅没有任何悲伤,反而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了,这才是原生家庭教给我们的功课。
现在的我性格很外向,三观很正,也很懂得照顾别人。
所以我想让你们知道:
没有能力改变他人并不是我们的错,我们不可能让他人都变成我们喜欢的样子,但我们应该要为自己的成长负责。
宫崎骏的原生家庭也曾带给他很多孤独和无奈,而他却并没有因童年的不幸就自暴自弃,拒绝成长。
相反,他用手中的画笔来带给我们一部又一部温暖的作品,努力地向我们展现这人世间的美好。
剧中几个典型的原生家庭的受害者,也最终选择了原谅,如果想要走出原生家庭,就必须要学会先和自己和解,才能彻底放下。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我们也不是完美的子女,但无论我们出身于怎样的原生家庭,我们都拥有向美好生活前进的权利。
END
虽然原生家庭塑造了我们的过去
却不能束缚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你可能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但你也可以做终结者
愿我们都能被生活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