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的大一学生,疫情期间,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铺天盖地的学习任务扑面而来,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就像有人说的,上网课,老师讲三分之一,学生自学三分之一,三分之一作业,但慢慢发现其实老师讲的三分之一,都可以省略。老师把中国大学慕课上的视频和学习参考资料发给你,布置大量的作业给你,这就是上网课了。虽然说可能你的课表不是满的,但是课余的时间你要自学老师发给你的内容,你要做笔记,你要完成作业。这样算下来,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空闲时间了。其实作业的问题,有时想想都可以理解,为了保证自学效果,但是总会觉得自己的可支配时间被侵占,但是又转头一想,你做笔记,你认真完成作业,都对自己负责。作业多,大家都一样的,没有谁比谁轻松多少。作业虽多,但是在24小时内还是可以完成的。总之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就好。
对于我们中文系的学生来说,我们还要争分夺秒去看书。这又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我是农村孩子,没有太多的钱可以买书,附近有没有图书馆,村里人又不喜欢看书,借也借不到。我不喜欢看电子书,电子书有太多广告,还有每次打开手机准备看书,总是会提醒自己,看一下抖音和小红书有没有动态,那些好看的小姐姐有没有发新的作品,每次会给限制自己刷五分钟,但大多情况下会超出这个时间,一般十分钟。当然我都觉得还好分钟也不算长,看书也需要休息。只不过有时会自责,不过还是会告诉自己:你做的很好,适当的放松是可以的,不过你要好好约束自己,知道你自己是一名大学生,现在正是应该学习的时候,时刻记着这些就好了。
在这段时间,我刚开始有些焦躁,慢慢地就好多了。我虽然以前经常在升学e网通上学习过一些线上课程,但我们现在的网课跟那个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看e网通只是学习的一个辅助手段,我不会觉得不适,但是如果完全依靠线上课程,我一时间是有些焦躁和不安的。突然要适应一种全新的上课方式,刚开始老师和同学都是一样的,都有些不能接受,我一位教中文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老师对我们说,上网课把她折磨得都快疯了。适应了三周了,我学习状态整体还不错。每节课基本上都会很认真地听讲。当然,我还是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我可以和同学们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听老师讲课。
上网课让我发现了中国大学慕课这个软件,好的大学从来没有门槛,在慕课,我可以在清华,北大,复旦学习。互联网时代,优质的教育资源部分可以共享,我们一定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好好学习,课余可以上网课让我发现了中国大学慕课这个软件,好的大学从来没有门槛,在慕课,我可以在清华,北大,复旦学习。互联网时代,优质的教育资源部分可以共享,我们一定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好好学习,课余可以在慕课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疫情必不可少带来了一些改变,在面对这些变化时,我们唯有积极寻找应对的方法,才不会被淘汰。最后希望每一个认真努力的你都可以越来越优秀,成为你自己梦寐以求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