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你加入的很多的群现在都不再开始说话了,甚至有些群是你付费才加入的。社群的沉寂很多时候不是社群成员愿意看到的,如果他们想要不被这个群打扰,直接退群就是。但任然是有非常多的人停留在沉默的群里。
那么这些社群存在的价值又是什么呢?这些社群的沉寂是因为什么呢?这些社群还有没有可能活过来?
也许在社群成员中,在他们心里还是希望能够从这个社群获得一些东西,比如认识更多的人,可能会有的一些优惠,可能会有的一些有价值的活动,或者某个人也在这个社群中间等等。
但是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沉默文化,每个人似乎都在等待着,却没有一个人去开口说一句话,群慢慢也就沉寂了。
简书其实也是在做社群这件事的,之前在简书发文章,被简书的主编拉近过一个简书“IT”专题的微信群,里面开始大概有两百多人吧,里面都是在IT这个专题下贡献过一定内容的人。
刚进群那会儿,社群的管理者会在每周的周六晚上发布一个话题或者近期的一个热点事件,让大家参与讨论。起初还是有部分作者参与话题讨论的,可随着社群人数的增加,每周主编们发布的话题参与的人越来越少,慢慢变成就仅仅几个群管理员在讨论,有些尴尬,再到后来发布了话题,也没什么人说话了,到现在,群管理员也不做这个事了,因为他们也知道,话题讨论什么的,在当下这个群文化下是无法进行了。
于是乎,现在的简书专题群就变成了大家分享自己简书文章链接的地方了。
最近简书又新出了“简书钻”这个玩法,于是乎就又有了“简书钻”的群了,而这个群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大家发文章拉赞的群了,几乎没什么人互动。
不知道简书做这些社群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单纯地是让作者更多的去分享自己的文章,那么这些社群的利用率也太低了。尤其是简书的专题群,是由各个主编单独邀请这些作者,然后进群的,成本挺高,但是利用率确是很低。
最近在看徐志斌老师的书《小群效应》,里面有一句话我觉得说的特别好,“人人都想进大群,但人人多在小群里活跃”。
看简书群的例子,其实就是挺像的。刚开始人少的时候,里面的群友活跃的可能更多,但随着人越来越多,社群的活跃度确是越来越低。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现象产生呢?用徐志斌老师的“三近一反”原则来解释。(三近一反:社群内部群成员之间存在的一种属性状态,在这个状态下,社群的氛围将会达到最佳。)
相近地域:这个地域可以是现实世界的地理位置,而在简书上,我们把简书的各个专题课暂时分为不同的地域,组建专题群,其实就是把这些地域相近的一群人组织在一起。以IT专题为例,在初期社群建立的时候,专题主编们会去寻找某一类文章的作者,比如写技术文章的开发者,这部分人在IT这个大地域上算是属于其中某个小地域,社群成员之间的地域差异很近。慢慢地随着社群的扩大,进入社群的不同地域的人也越来越多,社群成员之间的地域差异也在逐渐变大。
相近兴趣:同样是爱好写作这个兴趣,人们还是愿意关注和自己相关的问题,越是小众,越是能够让成员感受到自己是这个圈子中的人,而随着人员的扩张,这种感觉也会逐渐淡化,成员对于社群的认可也会逐渐降低。
相近年龄:体现在简书写作这件事上,这个体现的并不是怎么明显。
“一反”:体现在写作这件事上,这个一反就应当是作者和读者,虽然有时候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清晰,但是一个完整的社群体系,应当是把这两者的比例有一个调和的,而专题群虽说目的是为了让这些作者去交流,但是这些作者思想载体的文章却没有什么人去读,失去了这一环,这“一反”也就无法构成了。
面对这样的问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一定是有的,如何在保证成本降低的情况下,做好这件事,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话题。最近在读《小群效应》,有兴趣的伙伴,欢迎一起交流。